3月14日,港股强势反弹,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0.8%,港股科技指数涨1.41%。盘面上,医药股领涨,微创医疗涨超14%,药明生物涨超10%,药明合联、药明康德等跟涨,百度集团-SW涨超3%,美团-W涨2.55%。
T+0交易品种港股科技50ETF(159750)涨2%,该ETF近两个交易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2660万元。
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药明系公司当前估值未充分体现早期需求复苏等正面因素,行业回暖迹象明显,CRO及CDMO板块估值已回升。
交银国际证券指出,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被多次提及,其加速推进有望利好基层医疗器械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考虑到2025下半年医保丙类目录等利好政策有望正式落地、叠加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板块仍有较大修复空间。进入年报业绩密集发布期,重点关注业绩增速有超预期/触底反弹机会的子板块,包括创新药、处方药和CXO。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港股科技指数,从行业权重分布来看,聚焦互联网龙头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等泛科技领域的权重占比相对恒生科技指数更高。
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新能源车龙头,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再鼎医药、微创医疗等医药领域明星企业,都是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且不包含在恒生科技指数中。
从布局角度看,兴业证券认为2025年全年可关注两条主线:
一是以科技牛为主,牢牢抓住此轮AI科技行情的核心资产。广义的AI科技领域包括互联网、机器人、芯片算力计算机等科技软硬件、其他AI+企业,将是全年行情的主线,趁短期震荡调整时期,立足中期性价比而逢低主动买入。
投资机会二:“内需牛”为辅,一方面,建议波段操作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反弹机会,关注新能源、券商、地产、消费等策略资产。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