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会不会又被底下人忽悠了?

发布时间:

2025-02-24 18:09:58

来源:瓦肯财经
董明珠,会不会又被底下人忽悠了?

春节刚过,格力就上演了一出魔幻大戏。

不少地方的网友发现,原本熟悉的格力招牌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董明珠健康家」六个大字,就连抖音上的格力官方直播间也连夜改名。

有工作人员解释道,这是总部的统一要求,董总知名度高,更亲民。

格力这次改名,绝非临时起意。

2月13日,格力召开品牌战略发布会,宣布「董明珠健康家」正式登场,号称要通过场景化体验,重构零售价值链,声称这是一场全方位品牌革命,是对亿万家庭的美好承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格力的品牌革命要去格力化,然后把董明珠的名字焊死在招牌上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一个事实——

董明珠与格力早已深度绑定,甚至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

2015年,董明珠高调进军手机行业,扬言三年灭掉小米,结果开机画面竟是她本人的照片,被网友调侃买手机送董姐大头贴。

去年格力推出玫瑰空调,被全网吐槽90年代审美,董明珠却坚持这是家庭艺术品,甚至公开回怼吐槽她土的人,根本不懂创新。

而在这些争议背后,是董明珠极强的主导格力战略的个人意志。

从「董明珠的店」到「格力董明珠店」,再到如今的「董明珠健康家」,她的名字,正在一步步挤占格力的生存空间。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热知识是,董明珠并非格力创始人,而是一名职业经理人。

她1990年加入格力,从销售员一路爬到董事长,靠的是铁腕管理和金牌销售的光环。

如今,70岁的她,仍牢牢掌控格力大权。

今年格力将迎来换届,但董明珠是否退休仍是未知数。而恰逢此时,格力突然来这么一出改名大戏,背后深意,难免引人遐想。

当然了,格力敢赌上30多年的品牌资产,把董明珠的名字推向前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状堪忧。

去年半年报显示,格力的空调业务,占到了总营收的近八成,而老对手美的,空调业务的占比还不到一半。这一占比背后,反映的是格力屡战屡败的多元化布局。

更扎心的是,格力早在2020年,就丢了空调一哥的宝座。手机销量惨淡,造车项目银隆暴雷,被董小姐寄予厚望的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占比不足0.3%。

格力跨界十年,到头来,还是只有空调。

董明珠曾亲自下场直播带货,试图打通线上渠道,通过把个人信用注入品牌,加速年轻化转型战略,这招也的确一时效果显著,只是很快便画风跑偏。她批评年轻人躺平,吐槽前秘书只想当网红,甚至把格力年会变成董明珠个人秀场。

原本计划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最后却变成了展示代沟的表演。

因此,格力这波改名,看似是押注董明珠IP的流量红利,实则是一把危险的双刃剑。

消费者只会为产品买单,企业家的人设只是锦上添花,不会成为付费的原动力。

小米靠性价比和生态链征服市场雷军也不需要把「小米之家」改名「雷军科技屋」。反观格力,力推的「玫瑰空调」销量惨淡,更加说明董明珠并不能左右市场选择。

而且,企业品牌与个人IP深度绑定,历史上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乔布斯与苹果的传奇,建立在iPhone的颠覆性创新上,而董明珠的格力却越来越像「董明珠周边店」,一旦她退休或遭遇舆论危机,格力的品牌,很可能将瞬间失去支点。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