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基金两极分化:长城医药居首,泰康、前海开源两基垫底

发布时间:

2025-09-17 12:30:18

来源:博望财经
医药基金两极分化:长城医药居首,泰康、前海开源两基垫底

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医药股的大牛市中,相关的主题基金也赚得盆满钵盈,一方面是多只主题基金实现翻倍,暂时排在首位的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9月12日的最新年内收益率达到116.53%;另一方面是榜尾端的部分基金几乎年内零收益,比如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年内下跌-2.49%,再比如2022年成立的泰康医疗健康,目前年内的净值增长率约为2.34%。

01

长城医药产业、华安医药生物

双双受益于港股创新药

到9月12日,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已经有多只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实现了年内涨幅翻倍,例如混合型基金中排在首位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和股票型基金中的华安医药生物。

两只中业绩相对更好的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这只2024年10月22日成立的产品在今年迎来了第一个完整年度,到目前对外仅仅发行过三份季报。去年四季报时组合中主要是科创板公司,来自港股的标的仅有信达生物和诺诚健华;到今年一季报的重仓股中,基金组合中的港股创新药标的就达到了五只,在前两者基础上增加了康方生物、再鼎医药、科伦博泰生物。

再看今年二季报的十大重仓股,基金经理梁福睿同样维持了五只的数量,他在其中新进重仓的三生制药、石药集团在年内大幅上涨,特别是前者迄今的涨幅超过了400%。参照来分析另外的五只标的,二季度维持了上一季度的重仓面孔,它们是热景生物一品红益方生物泽璟制药康弘药业,年内都实现了至少80%的股价涨幅。整体来看,虽然没有百济神州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绝对意义上的龙头,但基金对于创新药强势股的布局还是精准到位。

他在中报中表示:“在诸多类科技资产中,创新药在政策鼓励和管线海外授权的双重利好背景下,表现为销售峰值抬升和估值回归,与此同时,创新药以外的医药板块基本面尚未明显见底回升。本基金通过对比医药内子板块基本面,同时结合市场风格的巨大转变,持仓聚焦于创新药等领域。”

他对于接下来的研判也依然聚焦于创新药:“操作上,本基金会综合考虑基本面兑现及估值情况,重点聚焦在重大基本面变化尚未完全兑现或中早期潜力管线未被充分定价的创新药板块,同时会积极关注有业绩拐点且估值合理偏低的非创新药个股。”

再看华安医药生物,该医药主题产品也是充分受益于港股创新药的典范,二季报的组合中就有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百济神州、云顶新耀、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港股创新药标的。基金经理桑翔宇在半年报中表示:“整体来讲,后续依然是创新药BD兑现阶段,而之后在接近四季度可能会有一些低位板块的阶段性表现,如果创新药有所回调可能是布局明年的一次机会;中国的医药产业经历了转型阵痛,终于在24-25年之际迎来了开花结果的产业收获期,这是一次系统性能力提升,弥足珍贵,希望与投资人共享未来数年的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红利。”

02

各种原因错过创新药前海开源、泰康产品垫底

再看排行榜另一端,目前在医药生物主题中居后的是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和泰康医疗健康。先看年内业绩稍好的泰康产品,作为股票型基金,其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年度亏损后,今年到目前虽然暂时摆脱持续下跌的尴尬,不过大约2个点的增长也让其依旧垫底。

天天基金网显示,这位任职大约3年半的基金经理是药剂学硕士,2019年7月加入泰康公募,现任泰康基金股票研究员、股票基金经理,曾任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当前他在公司管理一股一债两只产品,不过其在债基中仅是基金经理三人组中的一位而已。

但在他独自管理的泰康医疗健康中,该基金却至今未能表现亮眼,从今年一季报和二季报的重仓组合来看,组合从一季度重在内地医药股向二季度均衡内地和香港医药股的思路转变,然而问题却在于其组合几乎全部错过了年内大涨的创新药类标的。

从6月30日的前十重仓年内涨幅来看,能够实现翻倍的标的只有三生制药,但这只年内涨超4倍的公司却是在二季度才进入组合中的。除去它之外,组合中多数的公司是涨幅不到20%的标的,包括老百姓一心堂等等,甚至济川药业到目前仍是处于年内下跌的状态中。

在基金半年报中,基金经理这样表示:“权益投资方面,本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相对表现不佳,大幅跑输了 A 股港股相关医药行业指数, 远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也没有实现绝对收益,我们在此向本基金所有持有人、所有关心支持本基金的朋友们道歉。”

但他对于接下来的投资,同样并不看好大趋势浪潮中的创新药:“权益投资方面,对于医药行业内部非新药的诸多低位板块,其实早已出现了产业趋势的演进、公司经营层面的连续改善,包括但不限于 AI 医疗、生命科学上游、脑机接口医药零售、医疗设备等领域,我们已积极布局上述方向,预计下半年会有不错的表现。”

相比该基金,作为板块内最新仅有的负收益基金,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似有不得已的苦衷。按照该基金的契约:“本基金主要通过精选投资于中药行业主题相关证券,在合理控制风险并保持基金资产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同时从其业绩比较基准来看,产品设定的是“中信中药生产指数收益率*85%+银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5%”。

由此,基金经理配置了纯一色的中药赛道内上市公司,其基本是年内医药生物细分赛道中最为不济的领域,例如被誉为“药中茅台”的片仔癀,目前年内的表现也是下跌4.40%。除它之外,基金经理范洁的组合中还有同仁堂白云山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公司同样年内下跌;在目前股价上涨的马应龙天士力羚锐制药云南白药这几只标的中,表现最好的天士力年内上涨还不到14%。

除去等中药细分赛道风来之外,该基金是否可以考虑配置更多跨界创新药的中药公司来逐渐改变组合单一的风格呢?毕竟业绩才是王道!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