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的目标包括生产降本超3%、研发增效10-20%、管理增效10-20%。”
作者:罗宾
编辑:tuya
《财经涂鸦》获悉,5月15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在销量、收入和利润方面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一季度收入达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达到56.7亿元,同比增长264%。
一季度,公司总销售量70.4万台,同比增长48%。吉利品牌产品一季度的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55%,单季销量创历史新高,销量目标完成了接近全年目标200万台的30%,其中吉利银河一季度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超200%。
极氪于一季度交付了4.1万台,同比增长25%,其中极氪007GT上市首月实现了万台下线交付。领克于同期销量为7.3万台,同比增长19%。4月,基于SPA Evo架构的领克900正式上市,大定订单量超3万台。
公司在组织一季度业绩发布会的同时,也召开了“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说明会。
对于公司在极氪上市之后较短时间就启动极氪的私有化事项,吉利汽车CEO、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没有太多容错空间,我们需要通过快速整合以提高竞争力。由于吉利汽车和极氪作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沟通成本高且员工激励机制不同导致利益诉求不一致,只有合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品牌整合中的问题。”
说明会上,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代表集团宣布吉利与极氪合并后的管理组织架构:桂生悦将继续担任吉利汽车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同时继续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部、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
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作用。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一季度吉利汽车的毛利率(15.8%)同比与环比均提升,得益于领克与极氪品牌整合所发挥的效果。淦家阅指出,两大品牌合并后,目标是综合效益提升超5%,研发效益、管理效益和营销费用效益提升15-20%。同时,桂生悦表示,在更大整合层面,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的目标主要包括生产降本大于3%、研发增效达10-20%、管理增效达10-20%。
为全面推进平台化的战略,极氪科技集团和吉利汽车在智能座舱和智驾方面也进行了高度协同。2025年3月,吉利发布了“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以一套智驾系统满足不同品牌的需求。
千里浩瀚已在吉利银河星耀8和全新吉利银河E8上搭载,未来吉利银河品牌全新及改款产品将搭载不同层级的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淦家阅表示,千里浩瀚系统将根据H1-H9五个层级不同客户的使用场景和不同的算力需求,对不同梯度产品进行匹配。
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包括高阶智驾方案和高价值智驾方案,他指出:“两套方案在硬件上基本实现了通用性,软件方面的通用性还需要时间,随着人工智能和VL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吉利未来在软件上有机会实现统一性。”
“在硬件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后,我们计划根据不同车辆的算力需求,配置不同级别的车机端侧端能力。在此基础上,吉利将结合大型通用模型和针对车辆特定需求的垂直领域模型,形成相对统一的智驾解决方案。”
另外,全球市场方面,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出口销量达到9万辆,同比增长2%。
桂生悦指出,海外销量增速并不显著,主要由于海外消费者对汽车配置需求远没有中国消费者高,吉利没有及时调整,海外市场车型的配置仍和国内一致,造成了吉利在海外一些主要市场份额的下降。“友商会根据每个海外市场的情况来减少和调整车辆配置,降低成本和售价,这方面他们做得要好很多。”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