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跌破成本线!去产能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

2025-09-17 11:17:31

来源:同壁财经

被称为“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生猪价格却走出反季节行情,意外跌至年内新低。

根据猪好多网,截至9月17日,外三元生猪价格已经探至13.32元/公斤,相当于6.66元每斤——不仅击穿部分上市猪企现金成本线,更创下近一年最低水平。

猪价跌破成本线!去产能迫在眉睫

而且从最近半年的猪价可以看出,当前、也就是第六轮猪周期的猪价呈现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总体特征,这已经不是传统的猪周期了。

不过表面看,这是周期问题;深层次看,却是效率与产能的赛跑。

尽管今年官方部门对能繁母猪有所调减,但各大猪企的生猪生产效率却大幅提升,头部企业出栏量仍保持高增长。例如,从8月销售数据来看,牧原8月出栏700万头,同比增27%;温氏出栏324万头,同增37.88%,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511.60万头,同比+29.79%。

但是销售猪价却环比下降超出5个百分点,而且根据最新的数据,9月涌益样本猪企计划出栏较8月实际出栏又会增加一部分。

这种供给强韧,但需求端却未能同步复苏的局面造成猪价持续下行,餐饮恢复慢、消费习惯改变、牛肉等替代品价格走低等因素,都在持续压制猪肉价格

【政策频出,产能调控进入深水区】

对此,行业并非无动于衷。

自5月以来政策端连续出手:6月提出调减能繁母猪100万头,7月再提合理淘汰母猪、控体重、减二次育肥。9月16日,农业农村部再度召集25家龙头企业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

这是一场政策与市场的对话,更是一次产业意志的统一行动。

但产能去化需要时间——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传导到商品猪出栏需10个月。这意味着,即便现在开始大幅减产,效应也要到2026年一季度才能明显显现。短期来看,行业正在通过“降低出栏体重”来即时减少猪肉供应,这是目前最直接的应对策略。

资本市场为何逆势布局?】

但尽管猪价低迷,猪企却表现出较强抗跌性。9月以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上涨超4%,牧原股价一度创下2021年6月以来新高,金新农、傲农生物等月内涨超20%,说明市场在对远期猪价在进行“左侧博弈”。

数据显示,对生猪养殖概念布局较广的畜牧养殖ETF(516670),最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共3680日,其中有4天都在“吸金”,说明有资本已经提前开始布局板块反转行情。

从持仓上来看,这个ETF覆盖牧原、温氏、新希望等龙头猪企,养猪产业链权重超60%,跟踪其生猪板块纯度较高

【左侧布局:在悲观中看见未来】

要知道,投资周期性的产业,最值得把握的机会往往出现在行业普遍亏损、产能开始出清之际。

目前能繁母猪已经开始被强制调减,猪价可能还没有见底,但股价一般领先猪价半年左右启动。这意味着,如果等待猪价彻底反转再入场,很可能错过行情第一波上涨,所以现在才是对行业进行左侧布局的最佳时刻。

畜牧养殖ETF(516670)管理费仅0.2%/年,为同类最低,适合长期持有、低位分批布局。一句话:“左侧思维、分步布局、保持耐心”,才是应对周期低谷的最优解。

作者:ETF红旗手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