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烟台大学综合楼六楼中厅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一场备受关注的“校地融合 创新发展”合作签约活动在此举行。1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烟台大学与莱山区政府的深度合作——双方正式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备忘录》,并为“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 ,携手按下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莱山区产业实力强劲,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杰瑞集团、威思顿引领;核电装备制造业中,台海玛努尔挑大梁;金正环保、杰瑞环保带动全领域环保产业发展;中宠股份在宠物用品产业独占鳌头;橙色云、捷瑞数字推动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产业大步向前。这些蓬勃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吸引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强磁场”,也让烟台大学进一步深化与莱山区的校地合作顺理成章。
烟台大学校长郝曙光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高校科研创新只有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才能真正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他指出,烟台大学主动融入“精致舒美的中央活力区”建设,此次合作为契机,与莱山区携手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为莱山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能级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莱山区区长蒋海华回应道,莱山区正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城市更新迭代升级,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高品质住宅不断涌现,活动赛事精彩纷呈,国际化营商环境加速形成,人才政策精准高效,吸引着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这些共同汇聚成蓬勃向上的“城市生长力”。他强调,烟台大学是莱山区最珍贵的城市合伙人,莱山区将倍加珍惜这块“金字招牌”,助力烟台大学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希望烟台大学以更大力度推动校城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植入高能级的产业“加速器”、人才“强磁场” 。
随后的揭牌签约仪式上,烟台大学副校长王丽和莱山区副区长王磊代表双方签署《烟台大学与莱山区合作备忘录(2025年)》。烟台大学校长郝曙光和莱山区区长蒋海华共同为“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
此次合作意义重大,不仅标志着双方战略协作全面升级,还在多个领域规划出清晰的行动蓝图。根据协议,2025年双方将重点推进六大合作项目:共同建设“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服务莱山区产业发展,打造校地融合、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共同推进莱山优势产业创新升级,共建动物食品研究院,推进核电装备、绿色建筑等优势产业研发创新;共同引育高层次人才,开展人才交流共享;在莱山区共建三校科技园园区,鼓励高校师生入园创新创业,打造烟台市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标杆平台;加强乡村振兴与科技、文化等方面常态化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推动校园服务与人才宜居工程,依托“高品质住宅”“梧桐汇”等品牌,为师生营造舒适安心的人才宜居环境。
从人才工程申报到普惠性补贴及配偶安置,从科技成果转化到子女入学政策,莱山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教体局、正大城发公司和凤凰文旅公司发布的政策礼包诚意满满,赢得台下与会者阵阵掌声。
与此同时,烟台大学综合楼六楼教师培训中心分会场开展了“1+1+N”产才对接活动。莱山区49家重点产业企业与烟台大学学院专家团队,围绕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核电产业、绿色建筑、海洋经济、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等6大领域,进行了产学研深度对接。
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校地共筑创新生态的新起点。烟台大学的智慧与莱山区的产业资源深度融合,以人才链激活产业链、创新链的创新探索已经开启。在这里,技术突破将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澎湃动力,科研人才的成长将积蓄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这场校地携手的新征途,为烟台大学和莱山区的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劲引擎,也奏响了一曲产学研共进共赢的激昂乐章。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