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增收1500亿的奇瑞,终于要圆梦IPO了?

发布时间:

2025-08-29 17:52:47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年必须完成上市”,据悉这是奇瑞汽车掌门人尹同跃此前在公开场合立下的“誓言”,并将之设定为奇瑞2025年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按照这一规划,临近9月后,奇瑞汽车必须要加快启动相关流程。

一年增收1500亿的奇瑞,终于要圆梦IPO了?

日前,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目前已收悉奇瑞汽车发行H股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备案材料,拟在香港发行不超过6.989亿股。

同时备案通知书显示,奇瑞汽车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而据彭博社援引消息,奇瑞汽车计划最早下个月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资金约15亿美元。一旦上市成功,奇瑞汽车极可能成为近年来募资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2025年上半年奇瑞继续交出了亮眼答卷:累计销量达126.01万辆,同比增长14.5%,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然而,在销量基数持续高企的背景下,奇瑞又该如何避免增长焦虑?

千亿级奇瑞这么猛:年增收1000亿、派息近40亿

公开信息显示,奇瑞对IPO的探索可追溯至2004年,此后多年间屡次传出相关传闻;其旗下子公司奇瑞新能源也曾尝试借壳海螺型材上市,却均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2年9月,在"瑶光2025奇瑞科技DAY"发布会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明确提出目标:希望奇瑞汽车能在2025年前完成IPO计划。因此来到2025年,奇瑞汽车于2月底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奇瑞汽车总部位于安徽芜湖,1997年成立,以汽车制造为起点,逐步构建起覆盖燃油车、新能源车等乘用车的产品矩阵,业务延伸至智能化、零配件等多个板块。目前,其全球累计新车销量突破1300万辆,销售网络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布局上,奇瑞形成"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核心品牌,每个品牌均以差异化定位、独特出行风格和审美认知,精准覆盖不同客群及高增长细分赛道。

并且伴随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奇瑞的产品正从早期主打性价比的中低端燃油车,向更高价值区间拓展,并成功实现茁壮成长。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其营收从926.18亿元跃升至1632.05亿元,毛利从128.05亿元增至260.9亿元,期内利润从58亿元分别跃升至104.44亿元,对应净利润也从58.06亿元增长至104.44亿元,同比增幅近80%。

更亮眼的是2024年表现:奇瑞全年营收达2698.97亿元,实现单年增长超千亿元的跨越。显然,作为千亿级自主品牌,奇瑞汽车依旧走在高增长轨道上。

基于强大的业绩支撑,奇瑞汽车在非短线投资者尤为关注的派息分红也非常阔气:曾于2023年派息10.94亿元、2025年1月批准并支付股息39.93亿元,虽然并非每年都派发但额度十分可观,且分红力度在同行业中颇具竞争力。

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奇瑞集团再度上榜,排名较2024年跃升41位,位列第59名,增收创利能力十分强劲。

"油+电"跑出加速度

作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自主出口品牌,奇瑞汽车业绩的高速增长,核心动力源自新车销量的持续突破。

2024年其新车销量达260.39万辆,同比增长38.4%,创下年销量历史新高,并超额完成“销量增长率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的年度目标;其中出口量超114万辆,同比增长21.4%,成功刷新中国车企单年出口纪录,并连续22年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榜首。

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延续强势表现:累计销量126.01万辆,同比增长14.5%,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更以5个月突破百万辆的成绩,刷新自身销量增长速度。出口方面,上半年奇瑞出口55.03万辆,同比增长3.3%,继续稳坐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宝座。

尽管当前收入仍以燃油车为主,2022年、2023年燃油车收入分别为702.58亿元、1433.16亿元,占总营收的75.9%、87.8%;同期新能源汽车收入为122.53亿元、79.12亿元,占比仅13.2%、4.9%。

但2024年其新能源车营收占比已大幅提升至21.9%,业务规模增长曲线非常凸显;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32.7%,并于12月首次实现单月新能源销量破10万辆。

加速新能源渗透正成为奇瑞的战略重心。持续有销量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型成效:2025年上半年,奇瑞集团新能源车累计销量35938辆,激增98.6%,规模与增速均位居行业前列;上半年推出的全新产品中,新能源车型占比高达83%;7月单月,其新能源车销量继续高增44.1%至65357辆。

事实上,奇瑞对新能源的布局早有渊源:1999年便成立新能源汽车项目组,2008年推出首款混动车型,如今进一步明确将电动化、智能化列为核心发展方向。

其2022年启动的"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便早已提出:未来5年投入超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组建超25000人研发团队,聚焦平台架构、芯片、高效混动发动机、氢能、电驱、电池、智能交互、无人驾驶、智云平台等十九大核心技术升级;甚至强化研发投入的发言中,直接强调要加大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资力度。

奇瑞也确实是这么做的。8月25日的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尹同跃宣布智界品牌开启2.0时代,甚至直言“所有的产品线品牌都要为智界让道”,凸显对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重视。尹同跃还表示,奇瑞已从做“加法”转向做“减法”,通过精简产品线,聚焦打造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此外,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也成为探索方向。近日,奇瑞与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实验室联合申请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专利公开——区别于传统一体式设计,这款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采用模块化分体结构,创新引入三体对接机构,主要由飞行模块(含螺旋桨、机翼)、座舱模块、行驶模块三部分构成。

研发+扩产+全球化!奇瑞IPO募资要干这些事

作为一家在海外做得风生水起的自主汽车企业,奇瑞汽车选择赴港上市,既契合其全球化竞争优势,也与其成为世界品牌的雄心高度契合。

正如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6月12日在香港车博会上所言,奇瑞希望以香港为跳板,将其打造成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未来香港或将成为奇瑞的全球金融中心、物流枢纽、资本与创新高地。

一旦上市成功,奇瑞汽车或将以近年来募资规模最大的车企IPO身份,与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车企齐聚港股市场。

不过,在做大做强的路上,解决持续涌现的新挑战是必然课题。

据乘联会出口数据,尽管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整体高增长,但传统燃油车出口已现下滑趋势:今年1-7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出口176万辆,同比下降9%;而新能源出口120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自主新能源占比达39.0%。

在此背景下,奇瑞虽仍以超55万辆的出口量稳居中国车企出口榜首,但燃油车出口销量的下滑态势,叠加更多新能源自主品牌加速出海的竞争压力,使其面临双重挑战;与此同时,奇瑞对海外市场依赖度较高——招股书显示其境外收入占比超四成,这意味着地缘政治、贸易政策等外部风险需重点应对,亟需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潜在冲击。

此外,资金层面,不论是拓宽智能化、电动化产品线,还是强化全球供应链的覆盖率和稳定性,抑或是对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兴赛道的前沿布局,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对于这些挑战,奇瑞在招股书中明确了三大战略方向:品牌向上、智能化转型、出海扩张深化。具体来看,其港股IPO募集的资金拟将用于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升级生产设施,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