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品饮料企业的代工话题冲上了热搜,有人觉得代工又不等于品质差,不必大惊小怪。也有人质疑“为何不买更便宜的代工品牌,感觉被骗”。
其实代工在各行各业都很常见,但食品饮料事关入口安全,管理要求比普通行业高得多。在 5 月 20 日,农夫山泉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钟睒睒回应代工传闻时说得很干脆:“不反对代工,但农夫山泉目前的所有产品是无法代工的。”
这话听着硬气,背后是农夫山泉几十年的布局、积累、和坚持。
第一,好水难找,没法代工
大家都知道农夫山泉有句口号“大自然的搬运工”,但搬水这事可没那么简单。
像是纯净水,只要把水处理干净就行,但29年来,农夫山泉坚决不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经处理后矿物质流失,而农夫山泉追求的是 “有营养的水”。
以峨眉山水源为例,其水质历经 8 亿年岩层过滤,天然富含钾、钠、钙、镁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所以农夫山泉的水源必须选自特定产地,首先,全国符合标准的水源地屈指可数,像是峨眉山水源就筛掉十多个点位;其次是生产系统高度定制,从管线铺设、原水处理、灌装设备到每一瓶标签的粘贴,背后都是极其复杂的标准流程。
但农夫山泉认为,“水源地一工厂一市场”的路径,虽然是高成本,但也意味着高质量和不可复制。
第二,一个产品磨十年,“费时又费力”。
农夫山泉有个“毛病”:一个产品不磨到极致不上市。以东方树叶为例,为了做好一瓶无糖茶,研发团队在技术攻坚上整整耗了 11 年。
茶叶饮品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锁住鲜爽口感与天然茶色。为此农夫山泉自建 Log6 无菌生产线 —— 能做到 100 万瓶里挑不出 1 瓶细菌,从源头杜绝变质风险;更突破性研发透明瓶抗氧化技术,让茶汤在长期储存中始终保持清澈透亮,彻底解决传统茶饮料“久置变色” 的行业痛点。
这些看似“夸张” 的技术投入,也是东方树叶能在无糖茶市场稳居 C 位的底气 。而农夫山泉这种“费时费力” 的研发模式,恰恰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技术壁垒。
第三,自己建厂才放心,品牌信任是命根子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农夫山泉的工厂都特别“费钱”:峨眉山工厂花了12亿,建了7年,最后成了4A级景区;赣州的橙子加工厂,光厂房就有14万平米,世界最大。
为啥非要自己建?因为只有掌控生产线,才能从源头到出厂全程品控。
所以农夫山泉的工厂,从采茶、榨橙汁到装瓶,每个环节都是自己人盯着,就像自家厨房做饭,用料、火候都心里有数。
消费者选择农夫山泉,本质是图“喝得安心”,而这份信任源于真金白银堆起的工厂与日夜坚守的品控。
第四,慢就是快,扛住风险才能走得远
当然,相比代工,自己建厂的投入肯定大很多,但农夫山泉算的是“长远账”。
这些年,他们在赣州种橙子亏了17年,在新疆种苹果、在各地建工厂,都是重资产投入。但他们认一个理:食品行业不能只看眼前赚不赚钱,得扛住风险,对消费者负责。
就像钟睒睒说的:“我们是慢公司,不是快公司。”其实这里藏着最朴实的商业逻辑:只有让消费者喝得安心,品牌才能活得长远。
秋香觉得,农夫山泉其实在行业内创造了很多个奇迹:坚持天然水、推广无糖茶、布局 NFC 果汁等。而这些奇迹的背后,是对品质底线的坚守、对产业链全程负责的态度,由此赢得的消费者长期信任。
这或许正是行业应有的发展方向,你说,对吧?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