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27日讯(记者 陈晓娟)今日,安永发布2025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回顾及展望》报告。
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活动在全球呈现增长态势,A股和香港市场全年IPO数量和筹资额占全球总量的16%和33%。其中,A股市场整体稳中有进,港交所以全年360亿美元融资额跃居全球交易所榜首。
全球市场中,IPO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筹资额相比去年增长。中国企业在全球十大IPO中占据五席,数量较2024年有所增长,所属行业分布于汽车、矿业、能源及先进制造。
具体到A股IPO市场,在稳监管与优结构背景下实现温和增长,筹资规模较去年明显提升。IPO平均筹资额同比增幅超过50%,升至10亿元,得益于超大型IPO带动,百亿IPO筹资额占比大幅攀升。
“纵观过去五年,A股IPO市场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转型。在经历2021年高位运行后,市场通过阶段性调整实现了结构优化,标志着已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今年,A股IPO的新股发行数量与融资规模均同比增长,但其核心已从过去的数量驱动,全面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导向、以制度包容性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
据统计,2025年,A股IPO申报企业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IPO审核节奏呈前端把控,后端提速趋势。IPO终止潮趋于尾声。截至11月26日,2025年共有93家企业终止,其中九成以上为主动撤回。而2024年,377家企业终止IPO。截至11月26日,2025年共有199家企业首次申报IPO,年中6月交表公司数量达到高峰。IPO交表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科技行业。
港股IPO市场则迎来强势复苏,2025年IPO筹资额时隔四年再度突破2000亿港元。大型IPO项目上市成为推动港股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来自内地的A+H及A拆H企业贡献突出,预计全年超过20家A股公司在港首发上市,合计募资超过1700亿港元。同时,大型IPO密集释放助推平均融资规模较去年增长137%,达到近五年来第二高位。
安永大中华区TMT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李康指出:“当前,港股诸多改革举措展现了制度灵活性和创新包容性,可以在上市、交易、产品及资金流动等多个维度,提升港股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今年,参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集中展现了港股的国际吸引力。”
展望2026年,安永预计A股逐步恢复常态化发行,但并非简单回归以往的高速扩容,是在市场承受能力范围内的有节奏“新常态”化发行。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拟上市企业质量是影响IPO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北交所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的主力。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深化,有望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活跃申报企业中主要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
港股IPO市场方面,预计将保持热度,但增长节奏趋于稳健,呈现结构性深化特征。上市主体方面,A+H股模式预计持续火热,同时中概股回归与特专科技公司(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将共同构成重要的上市来源。港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优化,进一步加强香港证券市场的整体效率及竞争力。南向资金预计保持稳定净流入。
针对拟上市企业,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建议:“企业主动拥抱科技,构建面向未来的业财治理体系。面对企业财务数据收集繁琐、外部监管审核趋严等风险,企业应考虑业财一体化系统建设,将打通业务与财务数据流作为IPO筹备的优先事项,从根本上确保数据同源、同步与流程透明。并且构建可追溯的数据证据链,加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财务建设,主动向投资者展示数智化治理能力。”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