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SG角度看“反内卷”政策 石化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8-04 10:15:00

来源:全景网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释放重大信号,首次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置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位置,同时提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国家治理“内卷式竞争”的决心已转化为系统性行动。

申万宏源《从ESG角度看“反内卷”政策》研报认为:“反内卷”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不仅可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有效避免生态透支,助力我国低碳转型发展和“双碳”战略,还可以规范市场秩序,遏制不良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以石化行业为例,化解结构性、阶段性供需不匹配,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并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为全行业面临的挑战,绿色发展已成为石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企业实践方面,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荣盛石化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模式,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行动。公司旗下子公司永盛科技、盛元化纤、中金石化等先后完成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为企业生产运营注入绿色动能。浙石化更是成功打造24万吨/年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不仅实现了污染物超净排放,还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在水资源管理上,公司在生产运营环节积极落实节水举措,提高用水效益。2024年度公司替代性水源占总耗水量的73.43%,利用余热制取淡水量超7000万吨,这一系列数据直观体现了公司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显著成效。多措并举下,2024年荣盛石化全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10%,综合能耗密度下降12.5%,展现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上的卓越成效,和践行绿色石化基地理念的重要成果。

践行ESG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时代命题”和“价值共识”。近年来,中国在ESG的政策体系、企业和地方实践领域持续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以ESG实践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2月,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规范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内容和深度要求。

与此同时,GRI、ESRS、ISSB三大国际信息披露标准三足鼎力、相互关联。我国信息披露标准陆续出台,持续坚定地推进ESG相关工作,开启企业ESG信披新篇章。截至2025年6月底,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超45%,国内评级机构基本上实现了对A股的全覆盖。目前,国际主流评级机构对中国上市公司的ESG评级覆盖率不足20%,不过也有靠碳减排、水资源管理、公司治理等议题的优秀管理表现,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的稀缺标的。如石化行业企业荣盛石化在MSCI评级从B级大幅上调至BBB级,评级结果位列全球通用及多样化学品行业前茅,实现一年内跨越性提升。

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和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的统计,全球ESG投资总额已达到35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一项研究表明:ESG表现较好的公司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表现更为稳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例如,MSCIESG LeadersIndex(MSCI的ESG领先指数)中,ESG得分高的公司比低得分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股价下跌幅度小了约20%。

随着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将ESG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标准。约三分之二的投资者表示,ESG因素是其评估投资组合风险的核心要素。这些投资者认为,ESG表现较差的公司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监管风险、诉讼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ESG专家认为,全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认可的核心商业发展导向。企业将战略目标从股东总回报(TSR,TotalShareholder Return)转变为总体社会影响力(TSl,Total Societallmpact),可通过战略层面将核心业务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嵌入,指导和驱动可持续发展实践,创造企业长期价值。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