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三季度业绩的巨亏,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据最新披露的财报,百度三季度营收为312亿元,同比下滑7%,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季度跌幅,净亏损金额高达112.32亿元。其中,百度的“现金牛”业务——在线营销的营收大幅下滑18%。
在核心业务失守的同时,百度仍在疯狂烧钱,重金投入AI。自2023年3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百度在AI领域的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
百度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AI领域的投资力度,但会理性投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百度巨亏
百度日前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12亿元,同比下滑7%,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季度跌幅,净亏损金额高达112.32亿元。

百度巨额亏损主要受到16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系百度对芯片等资产基础进行了全面审查,部分资产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计算效率要求,因此主动对这些基础设施计提了资产减值。
如果剔除这一因素,百度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亿元,经营利润22亿元。
收入端方面,作为百度“现金牛”的在线营销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153亿元,环比下降近6%,同比下降18%,若剔除 AI 部分,隐含传统广告部分同比大幅下滑27%。
这是百度广告业务自去年二季度以来连续第六个季度下降,且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这也导致百度整体收入承压,第三季度总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7%,环比下降5%。
这意味着,在整体广告市场增长趋缓和激烈竞争之下,百度传统的搜索广告正持续失去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的用户流失速度也进一步扩大。
今年9月,百度APP月活为7.08亿,相较于今年6月的7.35亿的月活规模,净减少2700万。用户日均停留时长和人均搜索次数分别同比增长2.3%。
今年年初,百度曾通过融合AI搜索用户数一度明显提升,但该积极效应正在减弱,财报也透露出流量大迁移的迹象。
百度赖以起家的搜索广告业务正经历结构性衰退。2025年Q3数据显示,百度搜索月活已降至6.79亿,落后于微信搜一搜的8亿和抖音搜索的7.6亿。
更致命的是日均搜索量从峰值暴跌70%至3亿次。短视频平台彻底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抖音、小红书凭借“内容+搜索”模式分流大量流量。
百度主要将其归因于AI生成内容影响,第三季度已经有70%移动搜索结果中含有AI生成内容,但近30%幅度的下滑,可能仍然少不了竞争,也就是流量迁移到同行生态(其他应用内搜索、原生AI应用)的影响,尤其是微信、抖音及小红书的冲击。
豪赌AI
其实,在这份财报中,百度最想向市场传递的信号是,公司AI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百度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直接与AI相关的收入实现接近10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40%。
其中,AI云基础(包含大模型API、算力租赁)收入占比接近一半,同比增速33%。变化较大的是算力租赁,本季度贡献营收增速为128%。
另外,百度AI应用贡献营收为26亿元,同比增速为6%,主要包括,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数字员工等。尽管这些业务也隶属于AI+,但增速较低,预计主要是百度网盘以及其他杂项的拖累。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财报沟通会中透露,百度网盘和百度文库通过AI功能重获新生,合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3亿。此前有数据称,百度文库的付费率约45%。

AI原生营销服务(Agent、数字人)在三季度贡献营收约为28亿元,同比增速为262%,该项业务明显处于发力期,并且应用前景的价值也不小。
由此可见,百度在财报中详细披露AI收入的背后,或许是百度迫切想撕掉传统标签、全面讲述AI新故事,毕竟相比于每况愈下的传统广告业务,AI或许更能打动市场。
与此同时,百度在AI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
百度CFO何海建表示,自2023年3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百度在AI领域的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但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研发费用为52亿元,同比减少3%。
百度方面称,未来将进一步加大AI领域的投资力度,但会理性投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动态分配算力等方式,提高AI基础设施利用率。
从财报来看,百度AI变革正面临两难境地:如果不用AI重构搜索,可能就会面临用户加速流失;如果全面投入AI,在其尚未探索出有效的商业模式情况下,百度高度依赖广告盈利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未来现金流或将面临较大压力。
李彦宏的“焦虑”
随着AI时代加速演进,全球搜索流量结构正在被AI重写,百度赖以生存的“搜索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正在被AI时代迅速稀释。
面对业绩增长的焦虑,很早李彦宏就选择了一条激进的路——ALL in AI。他在多个场合强调:“像百度这样把智能体作为最重要战略方向的公司并不多。”
在11月13日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到,第一个进行重构的产品就是搜索,而在全球所有搜索引擎当中,百度也是AI化改造最激进的。
李彦宏强调,百度用AI重构搜索结果页,不是简单地在搜索结果中插入AI摘要,而是把搜索从一个以文字内容和链接为主的互联网应用,转化为一个以图片视频等富媒体内容为主的AI应用。截至10月,百度已有约70%的移动搜索结果页包含AI生成内容。

目前来看,百度广告的AI优势显然不及谷歌明显。文心一言先发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在目前全球大模型综合性能排名榜中,TOP 25 来自中国的主要是Kimi、阿里千问Qwen以及Deepseek等。
在国内BAT阵营中,腾讯、阿里巴巴的日子相对舒服很多。财报显示,腾讯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29亿元,同比增长约15%。其中,腾讯广告收入大幅提升,且效率持续提升。腾讯已经将AI全面嵌入微信、游戏、广告等多个业务,AI正在成为业务效率、用户体验的加速器。
阿里巴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达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云智能业务收入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同期净利润达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
由此可见,腾讯、阿里巴巴在牢牢守住护城河的同时,再加速强化AI战略。
反观百度,其正处于至关重要的转型期,公司“现金牛”的传统广告业务却持续失血,面临其他互联网平台(字节、快手、小红书等)的激烈竞争。
而百度的第二收入曲线AI相关业务增速颇为迅猛,但后期投资巨大,且市场竞争愈发惨烈。另外,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萝卜快跑)仍尚处市场培育期,同样面临后期投入巨大的难题。
核心业务加速失血,百度的AI转型,则是李彦宏必须赢的一场战役。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