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三季报披露日前正式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已有华富基金、中银基金、东财基金等公司率先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
整体来看,在三季度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下,权益类基金回报率亮眼,规模随之“水涨船高”;债市承压背景下,债券型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力求控制波动、维持收益稳健。展望四季度,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在权益市场估值吸引力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将更加关注处于“估值低位”的蓝筹、红利板块,以及长期景气度确定的科技主线。
多只基金收益、规模齐升
在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中,部分基金凭借精准的择股能力和灵活的资产配置,成功捕捉结构性机会。据Wind统计,截至9月30日,在全市场13302只基金中,共有11211只实现了前三季度的正收益,占比约为84%。
伴随季报更新,相关产品的最新规模变动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其三季报显示,该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规模高达80.79亿元,相较于二季度末的35.75亿元,一个季度内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
据Wind数据,截至10月16日,该ETF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了72.47%,这一表现不仅远超市场基准,在同类近3000只产品中也位居前10%。
同样,其联接基金——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的规模也从二季度末的9.96亿元跃升至三季末的26.58亿元,增长超过1.5倍。这清晰地表明,在AI产业高景气度的驱动下,相关主题基金成为了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形成了“业绩驱动规模”的良性循环。
此外,还有上银数字经济混合的增长幅度最为突出,规模由二季度末的1369万元,大幅增长至三季度末的2.6亿元。此外,金信精选成长混合、同泰产业升级混合、金信周期价值混合3只产品也实现了规模翻倍。
相较权益市场的火热,首批亮相的债券型基金业绩则有所承压。例如,中银上海清算所0-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三季度净值增长率为-0.35%,规模也从二季度末的84.69亿元小幅下滑至79.01亿元。
不过,也有部分债券基金三季度规模在暴涨。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不足两千万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71.15亿元。从三季报披露情况看,该基金规模上涨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申购,两名机构投资者在三季度末持有基金份额占比分别达到46.76%、29.23%。
基金经理调仓思路曝光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来看,不少基金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科技成长主线关注度较高。
以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恩捷股份的基金持股市值占净值比重均超过7%。此外,天赐材料、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是基金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在基金三季报中,赵诣表示,阐述了自己的配置思路。他表示,在AI相关布局中,围绕三条线索进行配置:一是效率提升型互联网龙头;二是新应用场景驱动型公司;三是算力及云服务公司。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基金对科技板块也保持较高关注度。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生益科技、宁德时代、福达股份、中际旭创、立讯精密、长川科技、澜起科技、寒武纪、吉比特。
规模增长幅度最大的上银数字经济混合前十大重仓股更是“大换血”。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为: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海光信息、寒武纪-U、瑞芯微、澜起科技、长电科技、晶晨股份、恒玄科技、豪威集团,均为新晋个股。
上银数字经济混合的基金经理赵治烨、惠军表示,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持续深化,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各类应用场景不断落地;另一方面,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在外部制裁加码的背景下加速推进,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局”,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主旋律。
同泰数字经济的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以AI硬件与算力国产化为主的科技股将是未来3~5年的投资主线,相信“全球未来在科技,科技未来在中国”。该基金重点看好的方向包括AI大模型、算力、半导体等方向。
四季度关注估值低位板块
展望四季度权益市场,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在权益市场估值吸引力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将更加关注处于“估值低位”的蓝筹、红利板块,以及长期景气度确定的科技主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当前“科技牛”行情预计将延续,“十五五”规划即将公布,其重点支持领域值得关注,如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芯片半导体、算力算法、低空经济等,均有望成为规划重点方向,这也是本轮科技行情持续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和主要增长点,在投资布局中应重点关注这些方向。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基金经理程敏表示,展望四季度,市场上行的基础有望持续: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继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从历史情况看,新技术赋能周期或超10年,当前政策持续有为、新技术持续酝酿、部分产业业绩开始兑现,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具体到配置上,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四季度两类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一是高股息蓝筹股,这类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当前平均股息率显著高于债券收益率,且业绩稳定性较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域,具备“类债券”属性,有望吸引长期资金持续增持;二是高景气成长股,聚焦新能源、AI算力等赛道,尽管短期存在估值波动,但这些赛道的长期业绩增速明确,能够满足部分追求收益的资金对“成长性溢价”的需求。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