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9660.HK)解禁观察:多维验证价值与潜力

发布时间:

2025-10-21 09:01:33

来源:格隆汇

随着解禁窗口10月24日临近,资本市场对地平线的关注再度升温。

长期以来,许多港股投资者对解禁消息格外敏感,一方面这意味着股票供给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投资者的博弈程度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解禁也是一场“价值校准”,对于本身质地优异的企业来说往往会平稳渡过,迎来反弹,相当于带来了一个投资窗口期。

站在当前节点,要理性看待地平线的解禁,首先需要厘清这背后的核心事实。

可以看到,此次地平线解禁股票主要来自创始团队,除创始团队外其他解禁股份占比较低,而创始团队的持股逻辑往往与公司长期发展深度绑定,短期大规模减持可能性较低。

这也表明其实际可流通股份增量有限,所面临的抛售压力相对有限,股价有望保持稳定。

在这背后,回顾今年4月第一波大解禁时期,地平线已平稳过渡,其重要投资方亦曾表态“坚定持有、长期支持”,侧面印证资本对其长期价值的共识。还可以看到,地平线业务进展积极,市场地位稳固,综合这些线索来看投资者或许无需过度担忧其短期流通压力。

此外,地平线所交出的上市一周年答卷与最新业务利好,也为上述判断提供了坚实支撑。

上市一周年答卷优异,股价与业绩双重验证内在价值

站在上市一周年的节点回望,地平线实现了业绩与股价双升,双重印证其内在价值。

股价是最直观的市场投票机、称重机。自2024年10月24日登陆港股以来,地平线的股价成功穿越了资本市场的多轮情绪波动,实现上市首年“倍翻”——以3.99 港元的发行价为起点,随后一路震荡走高,2025年9月中旬最高触及11.32港元。

同期,其股价增幅大幅跑赢恒生综指与恒生科指,成为赛道中极具代表性的优质标的。

地平线还同时获纳入恒生科指、富时50指数,MSCI指数等全球权威指数。

这种市场表现绝非偶然,背后是市场对智能驾驶赛道及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认可。

业绩则是基本面最坚实的注脚。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营收同比增长67.6%至15.67亿元,业务量价齐升,展现了强劲的扩张动能。

从量的角度进一步来看,今年8月其征程系列车载计算方案累计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的里程碑,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智驾科技企业。这意味着规模化效应正加速显现,研发成本有望被更多订单摊薄,供应链议价能力持续提升,技术与产品的迭代速度进一步加快。

市场地位的稳固同样不容忽视。在中国ADAS前视一体机与辅助驾驶方案市场中,地平线稳居“双第一”。这种领先印证了其强大的全链条竞争力。这是技术前瞻性、产品定义能力、产业链合作深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其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也预示了其在智能汽车产业浪潮中持续领跑的强大潜力。

最新业务利好频出,技术、生态共振释放未来发展潜力

最近的一系列业务利好,更从技术、生态层面具体展现出地平线的未来发展潜力。

具体来看,地平线的技术落地跑出“加速度”,其全球首款搭载HSD及征程6P芯片的星途ET5已然亮相,而且量产在即。在近期的深度体验中,HSD在系统时延低、拟人防御性驾驶、横纵向协同丝滑控车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收获“中国落地版FSD”等好评,正在重新定义辅助驾驶体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地平线的“野心”:HSD方案立下未来3-5 年千万量产的目标,可见其将加速将技术转化为市场规模。

与哈啰在Robotaxi领域的战略合作,则展现了地平线业务边界的进一步拓展。可见其正以“技术基座+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模式加速Robotaxi商业化落地,这也使地平线的智驾技术基座全面赋能L2到L4全域场景,为未来增长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同时,地平线的业务生态持续扩张,征程家族芯片的市场渗透持续提速,累计出货突破千万片后仍在不断斩获量产定点项目。目前,征程6E/M已获得超20家车企及品牌合作,搭载超100款车型,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数百万级,其中征程6E首批量产车型埃安霸王龙、名爵MG4、荣威M7 DMH等在近期陆续量产上市;征程6M新增启源A06、启源Q07、启源Q05等全新热门量产车型。

基于征程6E/M打造的博世中阶智驾方案,也已开启批量交付,捷途、东风、北汽等五家车企十余款车型定点。

此外,海外项目的量产将于2026年一季度启动,地平线的全球化即将迈出新的关键一步。

伴随积极的业务进展,地平线在全球智驾市场中的“价值坐标”也更为醒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地平线已跻身全球前五大智驾厂商,将与HW占据中国智驾市场50%,市场影响力已不容忽视。

所以总的来说,解禁是市场的试金石,今年4月份在更大规模的解禁中地平线已经交了非常好的答卷。本次地平线解禁所面临的短期流通压力不大,且终将被长期成长动能所“消化”。那些关于价值的疑问,或许可以在持续突破的技术和市场布局中,找到清晰的回应。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