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间,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363.SH,以下简称“联创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四川小资航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旅科技”)、资阳航源智科商业运营管理合伙企业(简称“航源智科”)以及共青城瑞迈投资合伙企业(简称“瑞迈投资”)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名称暂定,简称“合资公司”)。其中,联创光电将以自有或自筹资金(不属于募集资金)现金出资24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30%股权。公司表示,此举旨在加速切入商业航天赛道,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地方产业平台,推动高温超导及电磁弹射技术的工程化落地。
随着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入密集组网期,商业航天发射总量有望快速增长。业内普遍认为,降低发射成本、提升性价比是商业航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主流降低成本路径为液体可回收火箭,通过重复使用一级火箭降低边际发射成本。与此同时,“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固体运载火箭”的新型发射路线也备受关注,电磁发射系统可作为“零级助推器”,先将火箭加速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对化学燃料的依赖,大幅提升运载系数,降低有效载荷的发射成本,并且最高可做到2小时/次的高试验频次,有望成为发射技术的重要补充方案。
从产业资源角度看,资阳地区商业航天基础扎实,合资公司的其他股东在行业布局上经验丰富。航旅科技隶属于资阳市国资委,是当地商业航天产业的运营主体,曾多次发起电磁推进、超导电磁撬等相关项目的招标。早在2022年,资阳市便与商业航天火箭制造龙头企业星河动力签署项目落地投资协议和股权投资框架协议,推动在资阳临空经济区建设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规划布局飞行验证平台总装生产线、固体发动机及固体火箭生产线。2024年8月,该基地竣工并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同年年底,首枚“资阳造”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顺利下线并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源智科是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的员工持股平台,该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9月,由资阳市政府发起设立,并在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简称“航天三院”)的支持下建设和运行。该研究院是全国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自成立以来,研究院仅用一年左右时间便完成了世界首个商业航天可重复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的方案论证、装备研制、安装测试、系统联调等工作。今年4月15日,其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顺利完成首次系统试验,目前正准备进行第二次试验。同时,研究院积极拓展电磁橇等相关应用领域,并承担国家及地方的超高速试验设施、磁悬浮风洞等重点项目。
在技术储备方面,联创光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温超导磁体。大功率超导磁体因能够彻底消除摩擦阻力,大幅降低振动量级,电磁推力灵活可调,提升能量转化效率等优势,被视为电磁弹射技术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联创光电参股子公司联创超导中标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项目”,中标金额1960万元,验证了公司在电磁弹射技术工程化方面的能力,也显示出其超导磁体技术与电磁弹射技术的协同优势。围绕该项目,联创超导正在开展强脉冲电磁干扰抑制、动态稳定性控制算法、低温系统轻量化等研发,并依托资阳平台进行关键技术验证,积累极端环境数据,推动工艺—系统—应用的协同突破。
本次合资公司组建后,将围绕“总体解决方案+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定位,基于“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运载火箭”技术路线,提供电磁发射场建设技术与装备、电磁发射系统运营服务,以及商业航天专用火箭产品三大业务。该举措将助力资阳形成“研发-试验-制造-发射-应用”一体化商业航天产业生态。联创光电则有望依托自身超导磁体技术优势,结合资阳产业资源与航天平台,加速切入商业航天赛道,实现高温超导技术的新一轮商业化落地,进一步夯实公司新质生产力基础,提升长期价值。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