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大动荡,车企行业要变天?

发布时间:

2023-02-24 16:13:00

来源:大A透视镜

今年一月开始,汽车产业已经迎来不下30起人事高层变动,包括像丰田小鹏领克零跑等等。

我们来观察下这些高管的新老东家,大型的新势力与传统品牌的交流学习现场。

人事大动荡,车企行业要变天?

换人其实只是表象,背后不仅仅是车企内部所需,甚至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十多年来,中国的汽车业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调整。

最开始国内车由大量的合资品牌占领,随后碳中和大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兴起打破了这一局面,由此特斯拉进入中国引起鲶鱼效应,新势力们进入了两到四年的狂飙期。

这个期间,电动化、智能化把汽车软件科技属性的权重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来到了第三阶段,科技智能线。

在科技智能线,产品端太过于强调软件的智能板块,反而对汽车本身的质量、硬件缺乏重视。

再加上供应链端过快的产品节奏,使得车企自身没有能力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产品质量、产能品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隐患。当主打科技智能线的新势力发展到一定规模量级之后,问题开始不断出现。

以前在油车时代,就说这发动机底盘,不同级别的车企可能需要投入大几十年的研发去追赶,现在的新势力,最夸张的是可能一辆汽车一个部件都不需要自己来造,全靠拼装,起个名字定个价就能卖,哪还有什么技术壁垒?

所以当传统品牌集体苏醒,大量背靠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开始出现的时候,市场就不会再轻易为不成熟的产品买单了。

这种时候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是新势力强势,传统车企学习,那么现在新势力的发展进入瓶颈了,卖不动了,市场倒逼你必须回到车企该有的专业化,不让你走捷径了。

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各有优劣势,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这边,长安、一汽、奇瑞等等重铸新赛道,同时也在大力学习新势力的长处,加大改革步伐。另一边,各大车企也先后对开起了对组织架构的改革,回归车本位。

虽然企业换人不见得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未来,组装车、套壳车的现象会减少,那些一味的强调新技术、新配置画饼式营销的车企,这招可能不好使了。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