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叙事愈演愈烈,半导体周期向上迹象显著,板块将迎业绩高增、国产替代与AI需求三重共振

发布时间:

2025-09-25 10:03:09

来源:同壁财经

节前,本土半导体产业传出较多积极进展,科技叙事愈演愈烈,直接催化半导体上涨行情,相关ETF也大幅吸金成为节前资金布局的焦点。

上交所数据显示,9月24日更聚焦半导体上游设备材料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获2.9亿元资金大举流入,近5日这一流入额升至6.1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日该ETF盘中一度触及涨停,尾盘亦大幅收涨8.67%。规模及最新价格双创上市以来新高。

年内以来,半导体设备板块明显进入主升浪行情,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赛道。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标的指数年内累计上涨64.36%,居同期A股主流半导体主题指数前列。

科技叙事愈演愈烈,半导体周期向上迹象显著,板块将迎业绩高增、国产替代与AI需求三重共振

短期看,半导体板块强势领涨,资金持续向产业链上游的设备/零部件/材料领域集中,驱动因素或包括板块轮动下的“补涨”需求凸显,以及近期上游材料硅片涨价潮爆发。中长期看,业绩高增、国产替代与AI需求共振或长期提振半导体板块景气度。

1)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企业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SEMI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113.6亿美元,环比增长11%,以34.4%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三分之一,稳居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背后驱动因素主要为国内晶圆厂(如中芯国际、华虹)的产能扩张需求(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92.5%,华虹108.3%),以及国产设备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渗透。

不仅显示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复苏态势,更凸显了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快速崛起,为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国内半导体高端产品自给率仍较低。

数据来自SEMI

目前半导体部分高端环节国产化率仍不足10%,成长空间广阔。随着晶圆厂产能释放+设备厂商持续替代上游部件,具备技术突破能力的半导体产业公司业绩弹性显著。

2)AI需求爆发,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需求激增

9月以来,随着AI快速发展,本土科技巨头动作频频。

华为在2025年全联接大会上公布昇腾AI芯片三年路线图(2026-2028年推出昇腾950PR、950DT、960、970四款新品,自研HBM技术)。9月24日,吴泳铭则在大会上透露,阿里巴巴将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

随着AI进入爆发式增长环节,科技巨头们的资本支出正如潮水般涌来,各行各业的企业级AI应用场景也在迅速增长。这一趋势共同推动了科技领域内一批AI赢家的出现。根据最新财报,中国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公司的资本开支均显著增长,表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持续扩张。

光大证券认为,AI需求爆发,半导体设备材料需求激增。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HPC)及先进封装(如CoWoS)的需求增长,带动刻蚀、薄膜沉积、晶圆清洗等核心设备的需求,同时半导体封装用底部填充材料、高速高精度全自动贴片机等材料与设备的需求也显著增加。

3)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板块反弹周期锋利的矛

资料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数,具备三大显著特征:

成份股集中度高:前五大权重占比近59%,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8%,集聚了半导体设备材料龙头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长川科技华海清科拓荆科技等股,同时也覆盖了三大设计龙头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数据来自: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9.23

行业分布集中度高:该指数更侧重上/中游设备、材料、设计等,合计占比约90%。从产业链角度看,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持续受到市场重视和产业政策支持。而且在半导体上行周期,上游设备、材料及设计领域传导更快,弹性更高。

数据来自: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9.23

指数弹性较高:从上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以及924以来行情看,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将近495%、143%,均居同期半导体主题指数第一,显示高设备材料含量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在板块上行周期具备较强的弹性优势。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