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主业践行全球化战略,科达制造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六成

发布时间:

2024-03-25 22:28:46

来源:同壁财经

  面对着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严峻外部环境,科达制造(600499.SH)在“三个百亿”目标引领下,持续聚焦全球化经营,推动三大主业协同发展,在周期性市场波动中展现出经营韧性。数据显示,2023年科达制造实现营收96.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9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79亿元。

  整体来看,受益于建材机械海外布局的持续推进及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海外建材新建产能的持续释放,科达制造海外业务收入规模58.14亿元,占总体营收约60%,其全球化战略推进顺利,且随着国内锂电材料及装备产销释放,长期来看其主营业务具有持续业绩增长潜力。同时,尽管锂价高位回落导致科达制造投资收益有所下滑,但蓝科锂业产能已获明显提升,目前合计拥有4万吨/年碳酸锂产能,且随着近期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回报。

  因此,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科达制造坚持高回报政策,通过稳定分红、回购等多种方式回馈股东。公告显示,公司拟每10股分红3.3元(含税),现金分红6.23亿元;此外年内科达制造累计耗资超3亿元回购股份,因此其2023年度分红及股份回购金额所占当年净利润比例约46%,用实际行动践行股东回报,维护公司长期价值。

  陶瓷机械:全球化进阶升维 服务化转型产业链收并购纵深发展

  作为科达制造的营收主力军之一,建材机械板块在2023年国内房地产相关市场受挫情况下,实现营业收入44.77亿元;受益于海外订单的拓展及精益项目的开展,该板块毛利率达28.39%,提升2.38个百分点。

  从年报数据来看,海外市场是支撑科达制造建材机械板块营收的强劲引擎,其中陶瓷机械海外订单占比超55%。近年来,科达制造围绕“全球化”发展战略,陆续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搭建网点、生产基地,逐步建立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的服务,助力科达制造服务化的转型。目前,科达制造陶机业务已涉及印度、土耳其、孟加拉、东南亚、非洲、欧洲、南北美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较好的全球化供应、服务能力。

  此外,科达制造还通过并购方式深化配件耗材服务的海外布局。2023年7月,科达制造通过参股陶瓷色釉料国内龙头企业国瓷康立泰并与其合资成立广东康立泰,用于开拓海外配件耗材服务市场。随后又于2023年9月收购意大利模具公司F.D.S.EttmarS.r.l.的70%股权,为加强欧洲基地的资源整合增添助力,全力向“全球建筑陶瓷生产服务商”转型。

  除聚焦全球化、服务化发展外,报告期内科达制造还侧重于围绕、利用现有陶瓷机械装备的技术、经验进行核心技术的外延,陆续推出铝型材挤压机、锂电窑炉、白瓷产线、动力电池全组分回收利用装备等多款创新产品。报告期内,子公司恒力泰实现铝型材挤压机接单近4亿元;公司生产的卫生洁具隧道窑、卫生洁具梭式窑、日用瓷整线等窑炉产品相继签约海外知名企业,进一步夯实科达制造机械装备多元创新发展的根基!

  整体来看,凭借全球化、服务化、通用化等一系列探索,科达制造陶机业务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正稳中有序地朝着全球领先的建筑陶瓷生产服务商目标迈进。

  海外建材:多品类共振产销再攀新 首站落项拉丁美洲规划全球

  事实上,科达制造的“全球化”不单单是业务国际化,还指其全球发展业务,近年来科达制造海外建材业务的快速放量就是有力作证。报告期内,科达制造海外建材板块实现营收36.5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总营收比重跃升至37.7%。

  非洲建材市场是科达制造海外建材板块长期深耕的主力阵地,多年来科达制造及合作伙伴依托雄厚的技术装备实力、完备的非洲销售网络以及资金保障快速抢占市场,在非洲市场市占率逐步提升。

  目前,科达在非洲已形成“陶瓷+洁具+玻璃”的业务架构,成为非洲地区领先的建筑陶瓷供应商。在“百亿建材”战略指引下,科达制造于2023年持续推进产线建设及产能释放,取得显著进展。目前,科达制造于非洲五国运营6个工厂,拥有17条建筑陶瓷生产线、2条洁具生产线,2023年内共实现建筑陶瓷产品产量约1.5亿平方米。

  此外,围绕“大建材”战略,科达制造积极深化产能布局,持续进行区域拓展和产能建设。目前,科达制造已启动了坦桑尼亚建筑玻璃生产项目、喀麦隆及科特迪瓦建筑陶瓷生产项目,并首度进军拉丁美洲,启动了南美秘鲁建筑玻璃生产项目,同时中美洲洪都拉斯的建筑陶瓷生产项目也正在筹备中。

  在深耕非洲建陶的基础上,科达制造正逐步将建材业务拓展至南美、中美洲,未来也将继续探讨其他海外市场,持续收获全球化红利,向国际大型建材集团的目标迈进。

  锂电材料及装备:负极材料产销翻番,锂电装备斩获海外订单

  2023年,科达制造负极材料业务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锂电材料装备业务首次斩获海外订单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负极材料方面,2023年科达制造福建基地一期产线和安徽基地产线均满负荷运转,为更好应对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实现稳健发展,公司正调整、分步安排福建二期负极材料预处理及成品线、重庆基地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及产能释放。目前,福建二期部分石墨化生产线已建设完成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不断进行工艺优化、协同自身锂电材料相关热工设备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战略投资业务方面,尽管2023年碳酸锂价格经历较大波动,但其参股公司蓝科锂业提质稳产技改工程运行良好,产能已获明显提升。目前蓝科锂业合计拥有4万吨/年碳酸锂产能,最高日产量已突破140吨。得益于产能释放,报告期蓝科锂业产销量同比均实现较好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蓝科锂业碳酸锂产量约3.61万吨,销量约3.82万吨,对科达制造归母净利润带来12.94亿元的贡献。业内人士认为,在产能提升及较低成本的双重加持下,蓝科锂业的承压能力得到提升,更具优势穿越行业周期。

  2023年是科达制造“三个百亿”战略落实的筑基之年,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科达制造承压而行,表现稳健。长远来看,在政策、市场和行业格局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下,科达制造依托全球化布局、数十年制造底蕴、海内外人才团队等多维核心优势,恪守战略定力,坚定全球化发展。随着科达制造持续淬炼内功,筑牢护城河,其海外业务增长确定性越趋明显,未来有望更好地兑现企业长期价值。

免责声明:泡财经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