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炸裂”财报之后,全球市场情绪又突变,AI泡沫担忧重新袭来,美股一夜大反转。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一团乱麻,特朗普疯狂想炒掉鲍威尔。
美东时间周三,特朗普公开痛批鲍威尔“极度无能”,直言很想将其解雇。
面对财政部长贝森特的极力劝阻,他表示,“贝森特唯一的失误就是美联储政策”,若美联储不降息,他将解雇贝森特。
周四,美国经济数据公布后,贝森特随即表态,呼吁美联储“关注数据,继续其降息周期。”
救命稻草
特朗普执着换帅的背后,是关税困局与政治压力的双重驱动。
当前美国经济正站在"滞胀"悬崖边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0%,显著低于2024年的2.8%,在发达经济体中复苏动能较弱。
耶鲁大学关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美国消费者当前面临的总体平均有效关税税率飙升至17.9%,为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直接推动美国PCE指数上涨,生活成本高企让美国家庭倍感压力。
据路透社/益普索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38%,这是他重返白宫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人对他在处理生活成本和针对爱泼斯坦的调查方面表示不满。
在此背景下,降息成为特朗普眼中的"救命稻草"。
斯坦福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教授马克·莱文森表示,特朗普试图通过低利率刺激股市与就业短期回暖,巩固“经济守护者”形象,同时将鲍威尔塑造为“滞胀元凶”,为其关税政策的负面后果寻找“替罪羊”。
此前,特朗普多次批评鲍威尔,指责其“降息太迟,拖垮经济”。
花落谁家?
距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结束仅剩半年,谁能当选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周三,特朗普在美沙投资论坛上透露,希望任命贝森特担任美联储主席,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他宣称“我们会尊重其选择,正式将他从候选名单划掉”。
此前,美国财长贝森特曾明确表态“不会成为美联储主席”,他表示,他已将候选人范围缩小到现任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前美联储理事沃什、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以及贝莱德公司高管里德尔。
目前,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存在明显分歧,但贝森特提出的名单中,有四位候选人都曾公开表示支持美联储继续降息。
11月18日,美联储理事沃勒最新表态:“我并不担心通胀加速或通胀预期显著上升,我的重点是劳动力市场”,沃勒特别指出,他倾向于再次降息25个基点。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也曾表示,如果被提名接替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他将接受这一职位,同时他表态称希望在12月的政策会议上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
截至11月21日,预测平台Polymarket的数据显示,哈塞特被认为接任鲍威尔的概率最大,达42%。

数据来源:Polymarket 截止日期:2025年11月21日
境地两难
当前,美联储面临更为复杂的决策环境。
一方面,就业数据疲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要求政策宽松以防止“硬着陆”;另一方面,前期关税推高成本、工资上涨压力持续,通胀风险并未根除。
而美国政府此前的多日停摆更让经济数据陷入“真空”状态,美联储虽仍强调 “数据导向”,却陷入持续 “盲飞” 困境,政策独立性在缺乏有效数据支撑的背景下更难维系。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甚至直接施压美联储推行降息政策,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对“央行独立于政治干预”的共识。
高盛分析师指出:“美联储若独立性受损,很可能导致通胀上升,股票和长期债券价格下跌,并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目前,市场目光聚焦12月美联储会议。
最新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激化降息纷争。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9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11.9万人超预期,但失业率升至4.4%,为2021年10月来最高。
受此影响,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降至39.6%。
同时,多位美联储官员在近期公开表态倾向于反对进一步降息,以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首的鹰派中,哈马克和古尔斯比等人明确反对降息,担忧降息会延长高通胀周期。然而,特朗普支持的米兰和沃勒等鸽派官员仍然坚持“更倾向于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立场之争背后,是特朗普对美联储话语权的强势渗透。
从力推沃勒、鲍曼等亲信进入美联储核心层,到公开施压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再到如今明确支持“亲降息”的主席人选,特朗普正通过人事调整重塑美联储决策格局。
早前贝森特曾透露,特朗普可能在圣诞节前宣布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他强调,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将必须维持一种谨慎的平衡:既要迎合特朗普对低利率的渴望,同时也要维持投资者的信心。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