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8日,大疆提前在官网公布了“双十一”促销信息,多款产品降价数百至上千元。比如,和短视频一同崛起的Osmo Pocket 3标准版由3499元降至2799元,全能套装版由4499元降至3599元,下调900元;又比如,Osmo 360 标准套装从2999元降至2585元。很多已购买的消费者,对于大疆表达出强烈的不满。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从pocket到Osmo Nano,再到Osmo 360,几乎每一个景点都能看到大疆的手持摄像设备,从无人机王者到摄像新势力,大疆展现出了“猛龙过江”的气势。
反观,最近和大疆竞争激烈,曾经颠覆海外品牌在全景摄像领域垄断的影石创新(Insta360),似乎陷入了创新疲惫期。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下降6.46%;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0.25%。在全景相机成为绝对王者后,影石创新的第二曲线迟迟未能出现。

2025年9月24日,影视创新发布了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对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法律意见,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拟激励对象共计695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21.48%。股权激励,能否再次激活影石创新的创新性基因?
曾经的颠覆者,正在进入创新疲惫期
2010年,GoPro Hero HD用极小的机身,点亮了运动相机的前程;2013年,日本理光推出了第一款全景相机,拉开了全景相机的前路。
2015年左右,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滑雪、骑行、冲浪等户外运动人口迅速增长,这些运动爱好者对记录和分享运动场景有强烈需求,为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教育、会议直播等领域也存在全景、VR拍摄需求,激发了相机市场的蓬勃发展,三星、理光等企业都推出了全景相机。
相机微型化和全景等技术的先后突破,让刘靖康看到了全景相机的机遇。2015年,刘靖康创立了影石创新,并专注于VR及全景相机的研发。如今再看这一家公司,已经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与内容创新,打破了海外品牌主导的格局,重塑智能影像行业格局。

在影石创新成立之时,中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影石创新获得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这也让影石创新在资本市场一路“绿灯”。天眼查数据显示,在2015年,影石创新连续完成了三轮融资,2020年之前累计完成了7轮融资。
在资本的支撑下,以及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全景影像、防抖算法、AI影像处理等技术逐渐成熟,影石创新研发高性能的影像设备不断完善。天眼查数据显示,全部有效专利数量高达813项,其中发明授权专利134项。

伴随着技术的积累,影石创新的设备正在成为市场主流。2016年,影石创新推出首款产品Nano,实现了全景相机在移动端即插即用;2018年,影石创新推出的X系列产品结合了全景拍摄和FlowState防抖科技,实现了先拍摄后取景的创新方案。
影石创新的产品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全球10000多家零售门店及90余座海内外机场,与Apple Store、Best Buy等国际知名渠道建立深度合作。据权威机构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3年影石创新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达67.2%,连续六年稳居第一。在运动相机领域,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排名中位列第二。
伴随着影石创新正在成为全景相机的王者,似乎出现了“创新疲惫期”的典型征兆:技术迭代边际效应递减、老产品增长乏力、新品类尚未接力,公司整体从“颠覆式创新”滑向“参数内卷”。
2024年影石创新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已达81.7%,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50.3亿元,即便到2027年也仅为78.5亿元,影石创新的增量空间肉眼可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下降6.46%。影石创新陷入了市场规模有限,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6亿、4.5亿、7.8亿元,研发费用率从12%提升到14%,但毛利率并未同步抬升,未被市场视为跨代际突破。创始人刘靖康坦言,2020年之后四五年,全新品类明显变少,多是在老产品线上做参数升级。
影石创新的创新疲惫期本质上是技术红利消退与战略转型阵痛的交织,其未来需平衡研发投入与商业化效率。
与大疆竞争升级,第二曲线迟迟未定
虽然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增收不增利,但2025年6月11日,影石创新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9.38亿元。巨额的资金,丰富了影石创新的财务报表,但依然透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同比增加超过1倍,又比如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少60.23%。
截至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的总资产78.35亿元,同比增长98.61%;总负债23.87亿元,同比增长92.50%;净资产54.48亿元,较年初增加71.27%;资产负债率30.47%,同比减少3.05%。债务方面,影石创新流动负债在23.11亿元,同比增长93.01%,其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5.51亿元,同比增加100.62%。
2025年上半年末,影石创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较期初减少60.23%;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47亿元,较期初增长135.95%;筹资现金流净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21812.5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2.27%,同比增长3310.53%。
不过,影石创新存货周转率由去年同期的2.10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43,下降幅度为32%,大大减缓了其库存压力。
2024年3月29日,美国GoPro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调查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特定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侵犯其专利权,请求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影石创新便是其指控对象之一,让影石创新陷入了国际专利围剿和复杂的法律环境。
从长远上看,影石创新急需新的业务,弥补主营业务逐渐见顶的困扰。实际上,影石创新近年来一直都在探索。比如,2022年推出的外挂式全景航拍相机“通Sphere”因兼容性差、操作门槛高而停产。此外,影石创新同样手机云台、视频会议辅机、AI剪辑软件等“周边品类”,但当前收入占比过低,提升到5%甚至10%以上仍然值得长期观察。
2025年,影石和大疆在产品端针锋相对。7月底,大疆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参数对标影石 X5,定价低800元;8月中旬,影石创新官宣并公测全景无人机“影翎 Antigravity A1”,反攻大疆的无人机“大本营”。不过,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市场增速从2019-2023年的36%降至2024-2030年的18%,可以说影石创新入局的时机并非最好。

影石创新推出无人机,被有人解读为对大疆进入全景相机领域的直接回应,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影石创新进入无人机市场,两家公司竞争已经直接升级。为了发展无人机业务,影石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影石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00.35%。
大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无人机的代名词。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领域也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但在整体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不及大疆。
影石创新则更强调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出发,把“好玩”和“易传播”做得更快更灵活,如影石Ace Pro 2运动相机是行业首款配备AI双芯片的运动相机,在夜景拍摄、防风噪收音等维度均较为领先。截至2025年8月,影石创新共有1836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的56.75%,近两千人的研发团队,是影石创新的底气。
大疆内部推崇“工程师文化”,产品注重将“能用”做到极致,如大疆Osmo 360采用了方形高动态影像传感器,具备更强的光线捕捉能力和低光表现。极致的研发理念,让大疆积累了足够多的专利,天眼查显示,大疆发明授权专利780项,远远高于影石创新。
与大疆的竞争也导致其营销费用增加,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的销售费用7.28亿元,同比增加75.42%。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加,让影石创新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伴随竞争升级,这一趋势或将长期保持下去。
影石创新的“全景无人机”已经起航,但能否成为第二曲线,接下来关键在于产能、规模和利润,三者只要有一个维度掉链子,“曲线”就仍停在PPT里。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