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从4000点回撤:“红利+”策略攻守兼备

发布时间:

2025-11-18 16:52:45

来源:公司研究室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雪岩

进入11月后,A股市场反复震荡,双创指数持续走弱。11月14日收盘,上证指数再次跌破4000点。次日,股指继续下跌,甚至跌破多头比较看重的20日均线,沪深两市成交也跌破2万亿元。

面对这种大幅震荡走势,有不少资金开始寻找既能拥有当期分红,又能创造未来价值的投资策略。其中,以跟踪国证价值100指数、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的ETF为主,构建相关投资组合,或许是一个攻守兼备的选择。

A股跷跷板效应再现,“红利+”策略正当其时

事实上,A股指数的走弱已有一段时间。如果以3季度涨势凶猛的科创板而言,早在国庆节后开盘的10月9日就已冲高回落,短线见顶。

多年来,A股市场一旦大幅震荡,资金就会从高波动的成长股流向业绩和分红更稳定的资产。这一回也不例外。数据显示,10月以来红利指数上涨,与科创指数下跌形成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进入11月,有投资者欣喜地发现,大盘在4000点附近震荡拉扯,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却已悄然创下了历史新高(指数回报只代表过去,不预示未来变化)。

A股从4000点回撤:“红利+”策略攻守兼备

数据来源:Wind,时间周期:2014.12.31-2025.11.17

伴随着这种走势,高股息红利指数是“慢投资”的偏见正被打破。

一般认知中,聚焦高股息率公司的红利指数,努力获取稳定分红,是一种“慢投资”。然而,从历史收益看,长期持有红利指数,分红再投资所带来的复利效应不可小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10年年化收益率达7.80%,超过沪深300的2.10%;进一步拉长时间,自2004年底指数基日以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取得了高达13.03%的年化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为投资者带来了长期亮眼的回报(指数回报数据只代表过去,不预示未来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时间:2025.11.17

业内人士分析,红利指数能规避风险,核心原因是高股息资产能提供“股息”安全垫。

以中证红利指数最近一次选样为例,它先从中证全指的4957只股票里,筛选分红连续且稳定的公司,按照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过去三年股利支付率的均值和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0且小于1的要求,选出符合条件的1816只股票进入样本池,然后从中选出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作为指数成份股。

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证红利指数在银行、交通运输、煤炭等股息率较高的行业上权重较高,前三大行业合计权重达54.5%(行业权重数据只代表过去,不预示未来变化)。

数据来源:指数直通车,截止时间:2025.10.31

三大指数成份股各有侧重,中长期收益表现可观

当然,这类规避风险、追求确定性的指数,不止中证红利指数一只。在国内市场,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国证价值100指数、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等。

这3大指数,其成份股各有侧重,特性也不同。

国证价值100指数,被誉为“低估值的价值派”。其综合考量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和现金流,筛选价值因子突出的公司。该指数不只看分红,也注重公司整体估值,历史长期年化收益表现良好。

中证红利指数,被称作“纯粹的高息族”。如上所述,其主要依据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选股,行业上银行、煤炭占比较高,是高股息策略最直接的代表。近期,该指数全收益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凸显长期复利价值。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则是“真赚钱的实力派”,关注企业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这通常是企业财务健康和回报股东能力的体现。今年以来,该指数有14%的涨幅,下半年以来上涨18%,但在通胀回升预期下,历史上(如2016-2017年)曾有显著跑赢市场的记录。

虽然各有特性,但三大指数的股息率、净资产回报率均可观。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7日,国证价值100指数股息率4.91%,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3.22%,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4.26%,均在3%以上。同期,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57%。(股息率等收益数据只代表过去,不预示未来变化)

从历史表现看,三大指数的中长期收益可观。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2日,国证价值100全收益指数近十年(2015.11.13-2025.11.12)涨幅325.10%,年化收益率16.10%;国证自由现金流全收益指数涨幅346.20%,年化收益率16.60%;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涨幅109.80,年化收益率7.90%。

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22.21%,年化收益率2.1%。(指数业绩数据只代表过去,不预示未来变化)

“红利+价值+现金流”,攻守兼备广受欢迎

现实中,客户的投资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仅靠某一只红利指数可能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兼顾当期分红、创造未来价值的“红利+”策略,特别是“红利+价值+现金流”的搭配,越来越受青睐。

说白了,这个策略的实质就是互补,平衡攻守:“红利打底”保证了基础的收益和稳定性,而“现金流进取”则有望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如经济复苏、通胀回归)博取更高的收益,再加上更重视公司整体估值的“价值”,三者有机结合,基本能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增强的效果。

至于具体的ETF,投资者可关注同类规模第一的红利ETF易方达(515180),这只产品迄今连续6年分红,累计分红超10亿元。

再如,“价值”可关注市场上唯一跟踪国证价值100指数的价值ETF(159263),这只产品在红利基础上增加估值保护和成长性,兼具高股息、高ROE、低估值三重优势

至于“现金流”,则可关注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159222),其注重质量选股,看重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内在价值,兼具高股息与成长性。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类配置策略,忌短炒,指望其短期大涨并不现实,其优势在于通过长期持有和股息再投资来发挥复利效应。此外,它们更适合在估值较低时进行配置,如果追高买入,同样会面临回调风险。

业内人士坦言,在A股当前市场环境下,采用“红利+”策略,将国证价值100、中证红利和自由现金流指数相关的ETF进行搭配,确实是一个合理且具备逻辑的防御性配置方案。这种配置,可以帮助投资者布局于那些估值较低、分红稳定或现金流健康的企业,平稳度过市场波动。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会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涨跌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提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提及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详阅基金法律文件,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