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盘后,圆通速递(600233)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05亿元,同比增长22.13%;归母净利润为9.43亿元,同比增长18.06%。
业务量方面,第三季度,圆通快递业务量达67.11亿票,同比增长28.15%,超出行业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圆通8月和9月连续两个月蝉联增速榜榜首,在“通达系”内增速最快,显示出其强大的增长后劲,行业份额维持头部集中趋势。
数据来自wind
2024年以来,圆通速递在夯实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上,公司运营水平保持着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业内人士指出,圆通正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领先优势,持续加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高筑“科技”壁垒,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积极破题行业“内卷”
8月下旬,国家邮政局召开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的专题会议,指出快递企业要坚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认真自查自省,强化行业自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推动开展差异化竞争。目前,如何在行业高增速的背景下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成为了各家快递企业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而在这道课题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则成为了“最优解”之一。
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圆通近年来一直秉承着“数字化、移动化、实时化、可视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公司亦在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强化技术创新驱动,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广泛运用,推动公司由数字化时代迈向全面人工智能化时代。
在圆通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中,“YTO-GPT”作为公司自研并推出的首款快递物流行业垂直大模型,自上线以来大大降低了全网数字化工具学习和应用的难度、成本,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并于实践中辅助管理人员实施决策提升管理效能,值得注意的是,其相关的开发支出也已经被公司确认为数据资源。可以说YTO-GPT的出现让公司在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使得圆通真正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实践。
同时,圆通亦持续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坚持要向科技要生产力。今年9月底,圆通车队正式引入300台智能重卡,相较于传统的货运卡车,这批智能重卡还配置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安全硬件,以及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驾驶功能,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及安全性。此后,圆通表示还将推动智能重卡在全国核心货运路线上的覆盖范围,提升快递运输的安全性及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圆通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持续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在服务质量、成本管控、网络赋能、中心运营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实际行动践行价值竞争策略,打造公司“快递新质生产力”,在行业中起到了“反内卷”的正面示范。
多举措赋能网络末端,紧锣密鼓筹备旺季工作
除了数字化智能化能力的持续深化,圆通亦十分重视快递末端能力的建设。2023年以来公司全面推动“一号工程—加盟网络数字化、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落地,以数字化工具赋能和总部项目组入驻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加盟商解决从财务、运营到管理等多维度问题,深度赋能网络末端。据消息人士透露,“一号工程”落地至今,项目组指导覆盖加盟商占比已超过90%,加盟商的经营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全网的发展根基得到进一步夯实。
圆通还通过推动设备升级的方式,帮助末端网点提升取派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在广东佛山的一家妈妈驿站,负责人周建英今年主动引入圆通总部正在全网推广的智能自助驿站系统,变成了一个24小时自助取件的智能化驿站。入口的智能门禁系统,能准确识别取件人身份,只有持有取件码或者取件手机号的客户才能扫码开门;前台处的自助查件系统,既可通过手机号后四位进行自助查件,当取件人有多个包裹时,还可以一次查询显示所有包裹的对应货架号。再加上360°无死角的云监控系统,自助驿站系统真正做到了提质降本增效。周建英表示:“系统上线后,不仅优化了客户的取件体验,也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我可以放更多的精力放到处理客户差异化需求以及如何为驿站开拓更多业务上面”。
进入四季度,快递行业迎来传统旺季。圆通于10月15日召开2024年旺季保障工作会议,提前部署安排全网旺季期间各项重点工作,做好充足准备,落实“坚持一切以市场客户体验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要求,强调重体验、提时效、增市场、保安全,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不乱”。
知名公募机构持续加码,持股集中度稳步提升
根据其披露的股东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圆通获得国内知名公募机构汇添富基金继续加码,前十大股东中—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累计持有圆通4,992万股,较2024半年度加仓幅度超26%,达到该产品重仓首位;同时,华泰柏瑞旗下产品—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首次进入圆通前十大股东名单,目前已经持有3,278万股,占总股比0.95%。我们还注意到,截止第三季度末,圆通机构持股集中度稳步提升,持续收获市场认可。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