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光模块概念再度走强,Wind光模块(CPO)指数收涨2.51%。成分股中,德科立“20cm”涨停,光库科技涨15%,长芯博创、源杰科技、光迅科技等跟涨。
2025年以来,Wind光模块(CPO)指数已累计上涨123.92%,涨幅高居Wind概念板块首位。板块个股中,10只个股年内股价实现翻倍,新易盛、中际旭创、源杰科技、剑桥科技、天孚通信累计涨幅居前,分别高达320.2%、232.8%、191.05%、186.43%和177.18%。
据悉,光模块是一种用于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互相转换的模块化器件,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主要作用是在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再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模块主要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广泛部署于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设备上,用以完成高速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光模块行业的市场格局。随着AI大模型参数量的激增,数据处理需求呈几何级增长,传统电连接方式已无法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推动了光模块需求的激增和技术的全面升级。从100G到800G再到1.6T的代际演进,光模块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这一趋势在数据中心内部表现得尤为明显,2024年,400G及以上高速光模块的部署量同比增长250%,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超50%。与此同时,2025年800G光模块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00%,1.6T开始出货,3.2T预计将在2029年开始出货。种种迹象均标志着光模块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据LightCounting预测,光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2029年或将以22%的CAGR保持增长,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从中国市场来看,2024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为606亿元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670 亿元。这一数字预示着光模块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光模块作为连接AI算力与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正在被市场深刻认识。根据讯石光通信的预测,在英伟达、谷歌、Meta、AWS等科技巨头的推动下,全球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2025年将达1800-2200万只,为光模块行业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驱动力。
光模块行业的高景气度已得到市场充分验证。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光模块产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0-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由112亿美元增至1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2%。这一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AI算力升级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双重驱动,行业增长动能强劲。
高盛最新预测将2025年和2026年800G光收发模块销量预测分别大幅上调至1990万和3350万单位,上调幅度分别达10%和58%,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光模块行业的乐观预期。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提升,光模块行业正跃升为“核心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数据桥梁”。
在行业持续高景气的背景下,光模块产业链企业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大部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都实现了业绩大增。其中长芯博创、新易盛、源杰科技、锐捷网络等公司归母净利润涨幅居前,均超100%,长芯博创涨幅更是高达1121.21%,新易盛和源杰科技紧随其后,也超300%。
具体来看,长芯博创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9.54%;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21.21%。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支出达5618.41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68%。公司PON光模块产品持续开展迭代升级工作;基于MEMS技术的光开关器件产品完成设计定型,可广泛应用于400G/800G及相干光模块的FA器件完成开发与验证。与此同时,1.6T AEC、基于硅光技术的单通道400G QSFP112模块等一系列产品完成开发设计。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销量为695万只,同比增长112.5%,其中境外销量557万只。产能方面,上半年公司光模块产能1520万只,同比增长66.7%,当前产能储备丰富,海外产能处于持续扩充阶段。研发方面,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34亿元,同比增长157.6%。且多个研发项目取得突破和进展,高速率光模块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已成功推出1.6T/800G的单波200G光模块产品,同时800G和400G光模块产品组合已涵盖基于VCSEL/EML和硅光解决方案的中短距光模块、传输距离可达80km-120km的ZR/ZR+相干长距光模块、以及基于LPO方案的800G/400G光模块。
民生证券表示,新易盛在数通光模块领域实力强劲,深度绑定海外头部厂商的同时持续聚焦新客户的突破,并且在前沿技术领域深度布局,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带来的高端光模块产品需求增长。
从机构持股方面来看,18只光模块概念股均获机构持仓,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最受青睐,机构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787.81亿元、496.03亿元和374.05亿元。除此之外,华工科技、光迅科技、东山精密、盛科通信-U也均获机构持仓超百亿元。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