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信息显示,烟台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国资公司”)于4月11日挂牌转让其持有的烟台市农业培训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农业培训中心”)全部40.01%股权,转让底价为215.72万元。公告表明,标的企业原股东不放弃优先受让权,这意味着烟台农业培训中心私有化进程可能加速。
农业培训中心成立于1981年3月,注册资本278.9万元,前身是烟台市农业局招待所,2006年5月更名。法人为李爱国,主营业务包括客房会议服务、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工艺美术品、日用百货的销售等。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2024年8月和2025年3月,农业培训中心净资产分别为-65.49万元,-58.85万元及-248.26万元。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度、2024年1-8月和2025年1-3月,公司营收分别为38.15万元、15.24万元及0.5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37万元、6.64万元及-7.4万元。
梳理该公司股权变更历程,2018年,除李爱国之外的其他自然人股东退出,农业培训中心由烟台市农业局和李爱国两名股东持股。同年12月,烟台市农业局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烟台蓝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蓝天集团”)下辖的烟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名为烟台蓝天文旅体育产业有限公司)。2022年5月,该部分股权又转让至蓝天集团旗下的烟台蓝天建设有限公司(现名为烟台蓝天芝罘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到2024年3月,烟台国资公司接手该部分股权,持股比例40.01%,李爱国持59.99%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担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职务。烟台国资公司同样隶属于蓝天集团,据蓝天集团官网介绍,公司通过资产划转和资源整合,已成为烟台行业覆盖面最广、功能最为齐全的国有企业,资产规模预计超过2000亿元。
烟台国资公司此次退出农业培训中心,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从宏观政策角度看,烟台市国资委在不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 ,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或许农业培训中心的业务领域不在其重点布局范围内,所以选择退出以回笼资金,投入到更具战略意义的产业项目中。从企业经营角度分析,可能农业培训中心的经营状况未达国资公司预期,持续投入资源无法带来相应的回报,通过转让股权可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投资风险。
这一股权转让事件,对农业培训中心而言,若私有化完成,公司在经营决策上可能更加灵活,能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经营策略,但同时也面临着融资渠道变窄、失去国资背景支持等挑战;对烟台国资体系来说,这是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提升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效率,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从社会影响来看,可能会引发对农业培训领域资源配置和服务质量的关注,后续公司如何继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业务,是否会进行业务调整和转型升级,都备受瞩目。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