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十五五”规划即将启航的关键节点,生物制造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加速进入政策落地期。
“十五五”规划中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到“创新”、6次提及“新质生产力”,并将生物制造列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攻关的重点领域,足见其战略权重。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纳入“未来产业”培育清单,到2025年专项债券“正面清单”支持,再到2027年计划建成20个以上中试平台,政策工具箱已全面打开。
生物制造被定位为“真正意义上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定位背后,是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已形成的坚实底座。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已然成型。麦肯锡研究进一步指出,原则上60%的工业产品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预计在未来10—20年将直接产生约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在这场战略竞速中,嘉必优并非新手。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合成生物的企业之一,嘉必优耗时十余年构建的完整合成生物学技术体系,涵盖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基因合成与基因编辑、细胞工厂铸造、智能发酵及代谢精细调控、高效智能分离精制、产品应用技术开发、高通量分析测试、生物技术成果中试转化八大核心技术平台。
中试是实验室技术走向工业化生产的必经桥梁与核心环节,对于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提升产业化成功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日前引发通知,提出到2027年,力争培育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20个以上,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有力支撑创新成果的“小试验证—中试扩大—产业化应用”。
2025年1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名单,嘉必优成功入选,成为湖北省4家上榜单位之一。此次入选国家级首批中试平台,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实力的国家级认证,更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在“实验室—中试—产业化”关键堵点打通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嘉必优表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生物制造的战略部署,持续优化和升级中试平台能力,致力于突破生物制造领域的关键中试技术瓶颈。
“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为生物制造产业打开了从“未来”走向“当下”的时间窗口。嘉必优既是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推动者。从打破ARA的国际垄断,到构建合成生物学全链条的平台型公司,嘉必优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生物制造的崛起力量。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