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细化工这个被巨头垄断的赛道上,手握38%硅烷交联剂市场份额、42%羟胺盐市占率的细分龙头锦华新材,正以独特的"绿色循环"模式撕开缺口。
资料来源:Wind
2025年9月15日,锦华新材于北交所正式开启招股环节,此次IPO公司拟募资5.93亿元,其中5.07亿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剩余资金分别投入500吨/年J-2中试项目和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目前看来,用一条自主研发的"肟-肟基硅烷-羟胺盐"产业链在细分赛道构筑独特竞争壁垒的锦华新材,随着下游行业需求提升以及自身产能升级,正从区域玩家蜕变为全球酮肟产业的重要力量,有望迎来一波强势发展时期。
资料来源:招股书
独特竞争壁垒成型的细分龙头
锦华新材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其中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产品;公司羟胺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高效环保金属萃取剂、新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绿色环保型染料;公司甲氧胺盐酸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公司乙醛肟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
资料来源:招股书
目前公司已经在技术领域构建起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收获一众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并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地位。
公司深耕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领域,控股股东为我国氟化工龙头巨化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依傍实力雄厚的股东背景,公司在国内首创“肟-肟基硅烷-羟胺盐”绿色循环产业链,用于生产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通过联产循环工艺,公司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循环利用,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工艺安全性高以及“三废”少等优点;同时规模优势显著,2024年公司硅烷交联剂产能5.83万吨/年、羟胺盐产能3.50万吨/年。
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氟硅行业创新型企业、浙江省智能工厂、浙江省制造业“云上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浙江省节水标杆企业、浙江省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还参与制定了《GB/T33074-2016工业用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HG/T5093-2016硅烷交联剂》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建有浙江省酮肟硅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酮肟硅新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技术工艺优势以及较强的生产交付能力,锦华新材已与拜耳、布伦泰格等大型跨国企业及万华化学、新安股份、先达股份、联化科技、湖南海利等上市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硅宝科技、富乐、集泰股份、回天新材、东方雨虹、蓝晓科技、赛恩斯、康普化学等国内外上市公司均是锦华新材主要贸易商的终端客户。
当前,锦华新材已是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根据ACMI/SAGSI统计数据并结合公司硅烷交联剂销量计算,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硅烷交联剂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85%、31.60%、38.16%,市占率连续增长。根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2022年公司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资料来源:招股书
根据QY Research统计及预测并结合公司羟胺盐销量测算,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羟胺盐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4.86%、33.21%和42.37%,市场占率领先态势显著且在稳步提升。
资料来源:招股书
2024前业绩连年增长 2025短期影响已有回转
2022-2024年,两大核心产品同步增长,推动锦华新材营收规模持续上行。
招股资料显示,公司硅烷交联剂、羟胺盐营收分别从2022年的5.21亿元、2.98亿元增至2024年的7.14亿元、3.68亿元,推动营收总规模从2022年的9.94亿元增至2024年的12.3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1.65%。
资料来源:招股书
与此同时,锦华新材2022-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7.72%、27.65%、27.94%,呈显著增长趋势,要知道的是可比公司毛利率均数同期则在大幅下行,锦华新材2023年度超过均数水平后,领先态势还在扩大。
再加上期间费用率的优化,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1.73亿元、2.1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62.8%,远超营收增速,归母净利率由2022年的8.01%大幅提升至17.02%,盈利质量大幅提升。
资料来源:招股书
时至2025年,虽然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硅烷交联剂下游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等重点应用领域涉及的房地产投资、光伏组件等行业景气度低迷,自2024年4月以来该产品销售价格逐步下降。这也导致公司2025年1-6月硅烷交联剂产品收入、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2025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有11%左右的同比下滑。
不过目前硅烷交联剂产品单价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继续下行的风险偏低,并且据锦华新材预测,其2025全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99亿元、1.96亿元,5.47%和4.65%的同比降幅较2025上半年有明显收窄,一定程度反映出下半年行业景气度的回转态势。
多驱共振 未来增长基石稳固
首先在硅烷交联剂方面,其属于精细化学品中的功能性硅烷,主要用于生产室温硅橡胶,属于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的第一大类产品。室温硅橡胶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
根据ACMI/SAGSI统计,全球功能性硅烷产量从2002年的10.3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63.35万吨,2002年-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8.61%;预计到2028年全球功能性硅烷产量将达到71.9万吨,2024年-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3.22%。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与消费国,是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和产量的主要增长区域。根据ACMI/SAGSI统计,中国功能性硅烷产量从2002年的1.5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46.90万吨,占同期全球总产量的74.03%;预计到2028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量将达到59.88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3.28%,2024年-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6.30%。
而在羟胺盐方面,其主要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高效环保金属萃取剂、新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绿色环保型染料等。羟胺盐的衍生产品羟胺水溶液可作为清洗剂应用于芯片制造的刻蚀后清洗环节以及作为莱赛尔纤维生产过程中的稳定剂。
根据贝哲斯咨询预测,全球羟胺盐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27.14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31.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1%。根据咨询机构QYResearch数据,2023年羟胺盐国内市场规模约16.06亿元,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达到约21.60亿元,2023年-2029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5.06%。
两大核心产品需求稳步提升背景下,锦华新材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将新建硅烷偶联剂及功能性硅烷中间体生产装置、储存单元、公用工程设施等,购置新设备、仪表等,对公司生产装置、公用工程系统、原材料和产品储存系统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三零工程”迭代升级改造,实现提质增效,打造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其中“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3万吨/年的硅烷偶联剂产能及3万吨/年的功能性硅烷中间体产能,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持续跟踪其技术转化效率与下游需求变化,于周期波动中把握长期价值的锦华新材,在看似传统的化工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重构,不断走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增长路径。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