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加速向技术驱动型产业转型,其中电助力自行车(eBike)凭借其创新优势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在产业由基础代步功能向智能化、场景多元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绿源集团控股(02451.HK)前瞻性战略布局高端市场,重磅推出智能轻出行品牌LYVA。该品牌聚焦城市新中产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创新性地打造了集通勤、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全场景AI智能出行生态体系。
这一战略的前瞻性近期再获权威认可,绿源集团凭借 “基于中置动力系统的运动健身电动自行车”这一卓越的科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成为本次评选中电动自行车行业唯一获奖的企业,充分彰显了绿源集团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批准设立,作为中国轻工业领域的最高科技奖项,聚焦于表彰在国家轻工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研成果推广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继此次获奖,绿源已五次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充分印证了绿源研发驱动的成长逻辑。当行业其他企业纷纷聚焦产品外观迭代时,绿源始终将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研发。例如,液冷电机、数字化电池养护技术等创新均源于对底层技术难题的攻克,而非表面设计优化。这种战略选择使其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创立近三十年来,公司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崛起,还为这种常见出行工具赋予了深厚的科技内涵。在耐用性方面,公司全球首创液冷电机,显著减少电机动力衰减,质保十年。除了液冷电机外,公司还创新性推出数字化电池养护技术,打破低温续航梏,提高安全性。在智能化方面,公司通过安全驾驶系统和智能互联系统,为电动两轮车增加防侧滑、陡坡缓降控制、全场景智能骑行、智能车锁与定位等功能,大幅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本次获奖的“基于中置动力系统的运动健身电动自行车” ,正是一种应用于电助力自行车的核心零部件。中置电机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电机高温性能衰减、寿命短、损耗大、噪音高,以及国外专利垄断的 “卡脖子” 状况,导致产品价格高企,可靠性和用户体验有待提升。针对传统中置电机采用风冷散热,散热效率低且高温下易出现故障、缺乏智能算法支持,难以满足运动健身场景的高精度需求的问题,绿源创新开发双腔独立液冷结构配合双液冷散热方案,实现高效散热与润滑。不仅解决了传统中置电机散热效率低下的痛点,显著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故障率。还创新开发同轴共用设计,简化传动链,降低机械损耗,传动效率大幅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流畅的骑行体验。而绿源研发的非力矩传感控制算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内企业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增强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强大动力。
根据《财富商业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预测,2024年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01.4亿美元,2032年将达到1,48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今年,绿源集团推出全新高端智能轻出行品牌LYVA,并发布首款旗舰产品G01-Sport碳纤维电助力公路车。致力于用科技的力量颠覆传统骑行,为中国近3亿新中产家庭提供多场景AI智能轻出行解决方案。根据市场调研显示,电助力自行车的平均售价相对传统自行车更高,普遍能达到数万元。更高的技术含量,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水平。LYVA品牌的快速发展,有望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凭借电助力车这一蓝海市场,实现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2025年,尽管电动自行车行业面临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的‘承压’状态,绿源通过技术赋能、产品优化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了整体渠道表现的稳健增长。基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绿源凭借高性价比与耐用性,成为渠道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差异化武器,助力终端销售逆势突围。目前公司已经在其高端产品“LYVA G01-Sport”中充分验证了智能出行的理念,通过传感器与AI算法实时感知速度、踏频、力矩、加速度、坡度、转动角度、温度、心率等数据实时记录用户身体指标、运动目标及骑行习惯,量身打造骑行运动处方,既保障骑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又让用户安全享受运动乐趣。如果未来这一智能出行系统能够在公司全产品矩阵中普及,无疑将成为公司取得市场突破的又一张王牌。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