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富祥药业(300497.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9亿元。报告期内,富祥药业厚积业务底蕴,发挥集群协同效应,以研发突破技术壁垒,以营销打开市场空间,精准落地各项举措,在竞争白热化的化学制药赛道中,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研发筑基 三大板块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富祥药业围绕既定发展战略,深化技术研发,持续推动医药制造、新能源锂电材料、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构建多元化战略格局。
在医药制造领域,富祥药业深度挖掘产品潜能,聚焦反应物绿色替代、反应工序优化、反应操作简化、反应条件等核心环节,通过催化氧化反应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创新工艺,实现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同时推进三氮唑产品工艺革新与装备升级,推动主营产品他唑巴坦质效提升,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原料药领域的优势地位。
新能源板块依托化学合成技术同源优势,积极布局锂电池电解液产业链,打造一站式电解液原料供应平台。目前已形成年产8000吨碳酸亚乙烯酯(VC)和37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规模化产能,通过持续工艺优化与设备改造,在产品出货量及成本控制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正值电解液添加剂市场全面回暖,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价格出现联动上行,环比上月涨超20%,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富祥药业凭借前期筑牢的产能与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价格上涨红利,快速增厚该板块利润,进一步夯实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与此同时,富祥药业通过精准发酵,将微生物转化为优质、可持续的新型蛋白,切入合成生物赛道。旗下产品未冉蛋白通过美国SELF-GRAS认证,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成为少数获得美国市场准入的中国企业之一;其新食品原料注册申请已获国家卫健委受理,目前已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即将开辟全新的食品应用领域。此外,公司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产品已获农业农村部准予登记,实现国内市场准入。通过酶转化工艺将微生物蛋白生产过程中的滤液转化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溶肥料,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清洁生产,又有效降低综合成本,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营销拓界国内国际双市场打开增长空间
富祥药业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与行业竞争新态势,完善产销研协同机制,不断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稳步提升客户黏性与合作深度。在巩固现有存量业务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协同开拓重点国际市场,以增量市场的快速渗透打开增长新空间。
近年来,富祥药业在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业务领域持续布局,在核心菌株、生产技术、质量认证、产能规划、市场准入及产学研协作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目前,公司正加速推进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构建国内与国际市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持续推进未冉新质蛋白的产业化与国际化进程。
报告期内,富祥药业在上海市设立未冉商盟(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和国际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建设行业唯一开放性技术转化的商业化主体,并联手每日食品、百图生科和高瞻投资为核心战略伙伴,打造“未冉新质蛋白联创商盟”,高效推进产品商业化孵化。目前该商盟已吸引法国Dukan、美国FSTea、瑞典Lohilo、斯洛文尼亚Amaze等多个国际品牌成为商盟首批成员。
富祥药业积极拓展东亚市场,其“短柄镰刀菌在生产菌丝蛋白中的应用”获韩国专利认证,核心技术再获国际认可,为进军东亚市场筑牢知识产权基础。凭借“技术—认证—产能”全链条优势,未冉新质蛋白契合“双碳”目标与资源节约需求,正快速切入韩国及东亚其他地区替代蛋白市场。此外,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专注于微生物蛋白应用消费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构建国内国际双市场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目前,富祥生物已与欧洲、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国际知名食品企业达成合作,部分客户已形成稳定销售订单,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桥梁。
展望未来,富祥药业将持续强化研发创新投入,加强营销网络渠道的建设,深化与战略伙伴的协同创新生态,推动微生物蛋白技术在多元场景与细分应用领域深度落地,构建起“研发-营销-生态”的立体增长网络,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