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的项目,把银行的资金全部虹吸过去了,这下银行真的“牛回头”了。
不过弘康人寿这波倒是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越跌越买”,上周增持郑州银行H股2470.1万股,斥资约3324万港元。
就在最近一个月,他们已经连续三次大手笔增持郑州银行H股——从6月底到7月16日不到20天的时间,斥资近8000万港元,持股比例直接从不到5%飙升到8%以上,稳稳坐上主要股东交椅。
为啥这么猛?
弘康人寿看中的应该是郑州银行H股那深不见底的“估值洼地”。之前公司H股长期低于1.2港元,A/H比价低到0.53,而且今年一季度净利增长近5%,非利息收入暴增56%。最重要的是,公司时隔四年终于恢复分红了,虽然比例还不算高,但这信号意义非凡。
今年险资举牌潮里,银行股尤其H股是绝对的主角,被举牌次数占了半壁江山。这说明专业的长线资金,都非常认可当前银行H股的低估值和高股息配置逻辑。
为什么是H股银行?
因为港股银行有税收优势和更高股息率,中期趋势更明确,而且各大行业绩预期稳定,H股折价意味着相同股价潜在股息率更高。最近A/H溢价率还在持续走低,说明资金确实在往银行港股流,这趋势非常值得留意。
上面被险资大手笔加仓的郑州银行H股,就是银行AH优选ETF(517900)的成份股之一。这个ETF是目前市场中唯一一只横跨A+H两地市场的银行类ETF,今年已经涨了24%+。
从资金面来看,上周银行AH优选ETF(517900)跟随板块回调了一部分,但是资金并没有流出ETF,反而一直在逆势加仓、不断捡便宜筹码。数据显示,最近20个交易日ETF已经累计吸金4.7亿,连续10天保持净流入超2.2亿。
短期波动或许是因为银行真金白银的分红潮正在密集到账,一部分资金选择获利分红了结:像工、农、中、建、交、邮储这六大国有行一个不落,分红已经全部落袋为安。
看看手笔:工行豪气甩出近1100亿,建行也超千亿,农行、中行都是700亿级别,交行、邮储也稳稳当当。算下来,六大行分红比例都在30%以上,而且去年都分了两次!这叫什么?实打实的“现金奶牛”属性认证!
股份制银行也不甘示弱,招行、浦发、中信、光大、兴业、平安这六家,分红总额也都是百亿级别起跳,一向“高冷”的招行甚至计划首次加入中期分红队伍。
这波分红潮,妥妥地给坚守银行的股东们发福利,也侧面印证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是杠杠的。
从2023年4月至今,银行板块经历连续两年多的上涨,短期资金选择调仓博弈非常正常,毕竟交易型资金往往更喜欢向估值更低的品种挪。
但是记住,只有有险资这样的大钱长钱在、只要市场在国债和银行定存走低的情况对红利资产还有需求,那这些波动对银行来说就都是短期的浪花,改变不了板块基本面稳健和估值修复的“大海潮”。
作者:ETF金铲子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