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伊利股份(600887.SH)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简直令人“眼前一黑”。
2024年营收下滑8.24%,净利润下滑18.94%,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1.35%,但利润又下滑17.71%。
然而,4月29日晚间出了业绩,第二天30日,伊利股份却直接高开高走,最终收涨3.37%!
很显然,在资本市场看来,伊利股份的业绩,是扎扎实实的利好。可以看出,伊利股份的经营基本面,这下真“稳”了。
我们来掰扯掰扯伊利这两份财报。
先说2025年一季报。
2024年整个乳业市场下行,业内业绩承压很普遍。然而,2024年毕竟已经过去,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2025年的情况。
看到伊利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不少股民估计慌了。然而,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其实是大增的,增长24.19%。
“扣非归母净利润”体现的是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也就是说,伊利股份今年主业复苏非常强劲。
那净利润下滑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2024年一季度,伊利股份转让了子公司昌吉盛新95%的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5亿元。这就导致2024年一季度伊利股份净利润基数高,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卖资产获得的收益是没有可持续性的,排除掉偶然事件,伊利股份今年一季度业绩其实很牛。
再说2024年年报。
2024年,A股乳业板块33家上市公司中,21家利润下滑,普遍业绩承压。
但跟同行相比,伊利股份2024年的业绩韧性其实是非常明显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要奇怪,伊利去年利润不是也大幅下滑吗?
我们如果仔细看年报,可以发现2024年伊利股份发生商誉减值损失30.75亿元,而上一年则没有商誉减值损失。这是因为乳业下行周期,并购的澳优乳业盈利不佳,低于预期所致。
如果没有这30.75亿的商誉减值,伊利股份2024年利润应该是84.53+30.75=115.28亿元,较2023年同比还增长10.54%。
这就印证了我们前文的观点,尽管2024年乳业整体下行,但跟同行比,伊利股份韧性是强的多的。
行业方面,随着产能去化,奶牛存栏减少,目前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乳业市场会回暖,伊利股份就更可期了。
伊利股份目前形势非常有利,有望在周期回暖中放大收益。
伊利在国内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蒙牛,只要能持续扩大对蒙牛的优势,伊利就能在吃到更多红利的同时,市场地位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乳业“两强相争”格局有逐步发展为伊利“一家独大”的趋势。
从营收规模看,2019年,伊利营收902.23亿元,比蒙牛高出14.16%,到了2024年,伊利营收达到1157.8亿元,比蒙牛高了30.57%。
再看盈利能力。2020年到2024年,伊利股份平均净利率为7.68%,而蒙牛仅为4.21%。
此外,判断消费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另一个重要指标:毛销差(毛利率减去销售费用率),主要衡量企业的销售效率。
2024年,伊利股份毛销差为14.89%,较2023年末还提升了0.2个百分点。说明公司在行业下行阶段仍能有效控制销售费用。
跟蒙牛比,伊利股份的毛销差优势很显著。2021年到2024年,伊利股份的毛销差分别比蒙牛高出3.06个百分点、2.49个百分点、3.08个百分点、1.36个百分点。
简单讲,同样花一块钱用于营销,伊利的效率、效果高于蒙牛。
至于其他竞争对手,那就不用看了。国内“乳业双雄”,伊利只需保持对蒙牛的优势就够了。
最后,再看二级市场,目前伊利有个特点:
机构在买入,散户在卖出。
伊利股份是典型的机构主导股,可以看出,过去一年,机构对伊利是越来越看好的。
2024年末,持有伊利的机构达到1322家,较2023年末增加284家,创下了三年来新高。
然而,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股东总户数为42.5万,较2023年末减少了9.6万户。
可以看出主力正在洗盘。
对投资者而言,是不是机会呢?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