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亿蒙牛!甩掉"包袱"。
大消费行业正在复苏,此前蒙牛发布了2024年的盈利预警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录得总收入同比有所下降,拥有人应占利润约0.5亿至2.5亿,较上年同期下降94.8%至98.96%。仅从这些数字来看,蒙牛2024年的业绩并不出色。但令外界意外的是,其业绩预警披露后,蒙牛股价不跌反涨,且涨势还不小。

为何蒙牛业绩暴跌,股价却能够逆势的走高?从这份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导致净利润骤降的原因是在于两笔合计超47亿元的资产减值。
·一是2019年以71亿元高价收购的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因经营持续低迷,计提商誉减值38亿至40亿。
·二是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因原奶价格下跌和生物资产减值,拖累蒙牛利润7.9亿至9亿。

若剔除这些非现金减值,蒙牛2024年实现利润约为46.4亿至51.5亿元,与2023年的48.09亿元是基本持平。这让资产减值对蒙牛的业绩造成了影响,但这也可以视为蒙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开始。
回过头来看,这种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操作已经是不止一次的在蒙牛的身上上演。资料显示,卢敏放在接任总裁后就曾对雅士利计提22.54亿元的商誉减值。随后蒙牛迎来了3年复苏期,对于蒙牛而言,甩掉包袱只是第一步,但能否复苏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从外部因素看,蒙牛面临最大的外部的问题是在于乳制品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当中。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年的乳制品的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1.4%,线下渠道同比下滑10.9%。行业的周期之下的一些牧场企业都在通过淘汰老龄和低效奶牛,降本增效等各项措施,希望尽最大的可能减少损失。

2025年虽然机构普遍的预期乳制品行业将企稳反弹,但效果如何还需要继续的观察。据媒体报道,进入2025年后,原奶价格依旧是低位运行。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的第二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1元每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4.1%。

再从内部因素看,此前提到蒙牛业务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其液态奶贡献81.2%的营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新业务合计占比不足20%。对比伊利,他们的业务结构则要均衡很多。
截至2024年上半年,伊利的第一大营收产品为奶粉及奶制品,随着营收368.9亿元,营收占比61.78%。第二是冷饮产品,营收为145.1亿,营收占比24.3%。作为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伊利已经凭借着奶粉、奶酪、低温奶等多元业务构建护城河。而蒙牛依旧是靠液态奶基本盘,但是液态奶的增长空间本来就非常的有限,若继续的这样业务结构,蒙牛很难打破增长瓶颈,可见其业务多元化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在卢敏放时代,蒙牛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并购考虑,但从现在来看并购可以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综上认为减值出清虽扫清了部分障碍,但蒙牛仍然有不少的难题要去解决,尤其是当买买买的故事难以为继,蒙牛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够甩掉包袱,还能够真正的跑起来。

侃见,点赞关注评论。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