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银行,梦碎资本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3-09 08:57:42

来源:瓦肯财经
广州银行,梦碎资本市场

一家年赚30亿的银行,居然连IPO的大门都摸不到?

这不是段子,而是开年后金融圈的魔幻剧情。

广州银行,这家广东省最大的本土城商行,筹备上市16年,熬走了两任董事长,换了5版招股书,最终却在今年1月主动撤回申请,彻底梦碎资本市场。

时间倒回2009年,广州银行刚完成重组转型,雄心勃勃喊出3年上市的口号。但现实是,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到了2013年年底,上市的事儿连个影子都没有。

2019年,时任董事长黄子励将上市定为“1号工程”,命运却和广州银行开了个玩笑。最初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被换掉,接棒的天职国际,又在2024年因造假审计底稿,被证监会重罚,暂停业务半年,直接导致广州银行IPO中止。

如果说审计爆雷是外患,业绩崩盘就是内伤。

2019年,广州银行年赚43亿,到了2024年,净利润只剩10亿,四年缩水超75%,同比暴跌66%。

与此同时,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从2021年的1.57%,升到了2023年的2.05%,相当于每放贷100元,就有2元可能收不回来。

更离谱的是,招股书自曝有296家非自然人股东失联,1100名自然人股东身份存疑,虽然这些幽灵股东的总占比只有0.52%,但放在IPO审查的放大镜下,这就是一颗合规地雷。

而且证监会早有铁规,净利润下滑超50%,过会了也不让发。广州银行2024年净利润暴跌66%,净息差也从2.11%缩到1.28%,存款成本居高不下,贷款利息却一路走低。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想过IPO,于情于理都不可能。

广州银行的遭遇绝非个案,而是整个中小银行寒冬的缩影。

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已三年未见银行新股。厦门农商行主动撤退,大丰农商行上会被否,12家排队银行,如今只剩6家还在苦撑。

这背后监管层的态度,已经再明显不过。

注册制不是慈善通道,不良率、股权清晰度、业绩持续性等等,任何一项不及格,都会直接影响IPO的成功。

面对困局,广州银行不是没有挣扎。

管理层祭出刮骨疗毒三把斧,成立特殊资产经营中心集中清收不良贷款,把催收业务上收总部,甚至要从已核销资产里抠出利润。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达152亿的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注定了接下来几年依然会让人心惊胆战。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战略转向。

当同业都在发力零售金融时,广州银行却死守对公业务基本盘。

新任董事长李大龙上任后,马不停蹄拜访广州工控、轻工集团等老客户,试图用项目贷款和供应链金融续命,这种选择,在数字化浪潮下显得格外扎眼。

有业内人士透露,广州银行正在谋划B计划,转战香港上市,但看看H股城商行平均不到0.8倍的市净率,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更现实的出路或许是引入战投,但面对持续恶化的财务报表,哪个资本敢来接手?

身处区域性银行的集体焦虑,广州银行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