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突围 环动科技回复上交所第二轮问询

发布时间:

2025-05-07 11:59:56

来源:同壁财经

5月6日晚,据上交所网站更新,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动科技”或“公司”)披露了第二轮问询回复内容。

作为国内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环动科技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国产替代成果,有望成为科创板“硬科技”领域的新晋企业。科创板自开板以来,致力于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产业、新业态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近期,近期,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号召与呼声不断增加,科创板服务硬科技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容。本次环动科技的 IPO 再近一步或许也是科创板快速响应号召的实践。

十余年深耕硬科技 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据业内专家介绍,长期以来,高精密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关节部件,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精度、负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但同时由于其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生产工艺和装配难度大,尤其在大批量生产制造时要求更高。国际上RV减速器行业长期被日本一家企业——纳博特斯克所垄断,价格高且供应周期长,从而制约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环动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这一“卡脖子”领域,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攻关,逐步打破国际技术壁垒。

据了解,公司及其研究团队在行业内已深耕十余年,期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机器人RV减速器研制及应用示范”、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器智能制造建设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科研任务,并深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经过多年发展,环动科技突破了RV减速器设计理论、精密磨齿工艺、高精度装配等关键环节,自主研发形成40余种产品谱系,覆盖3-1000KG负载机器人需求。2024年,其“重载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入选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标志着国产RV减速器在性能与可靠性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日前,公司拥有63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共28项,且所有发明专利均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自主研发的强力高效摆线磨齿技术等13项主要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司RV减速器等产品的设计开发、磨削加工、高精密装配调试、产品检测、质量管控和专用装备开发等环节,展现出突出的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公司技术成果的转化离不开强大的研发团队及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招股书显示,环动科技研发团队由正高级工程师张靖博士、王永波博士领衔,核心成员包括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研发人员占比达16.45%。研发投入方面,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9.07%,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33.7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国产替代成效显著 市场份额逆势攀升

近年来,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愈发迫切,RV减速器国产化进程加速。环动科技凭借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能力,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根据第三方机构GGII统计,2021至2024年,公司RV减速器产品国内市占率自10.11%增长至24.98%,仅次于纳博特斯克,同期,纳博特斯克的市占率由51.77%下降至33.79%,住友重机的市占率由5.06%下降至3.58%,国际厂商的垄断格局明显松动。这一趋势背后,是国产机器人厂商对本土供应链的青睐。环动科技已与埃斯顿埃夫特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埃斯顿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2022年-2024年分别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第六位、第二位和第二位,其实力不容小觑,已超越多数国际知名品牌,仅次于发那科。

国产替代成效直接反映在公司财务数据中。2022年至2024年,环动科技营业收入从1.69亿元增长至3.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2.00%,2025 年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70%,RV 减速器销量同比增长超 55%,均创一季度历史新高,国产替代趋势得以延续,公司的强劲竞争实力也可见一斑。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机器人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并逐步向高端制造领域渗透,为后续增长打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在研的“高精度高效率传动减速器技术”,将从“机理、设计、制造、评价”四位一体展开攻关,着重探索人形机器人减速器正向设计—精密加工制造—服役性能间的内在关联,新领域的拓展也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环动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围绕国家“智能制造”和“未来产业”战略,持续拓宽产品型谱,重点开发大负载、高精度减速器,以满足协作机器人、重载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需求。此外,公司还计划深化与下游客户的协同创新,推动国产工业机器人性能提升与成本优化,进一步加速进口替代进程。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和公司愿景,环动科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