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第一股”麒盛科技(603610.SH)正遭遇业绩波动。由于整体营收高度依赖境外市场,但受近年来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等因素影响,公司海外收入承压,业绩随之大幅起伏,在此背景下,公司决定在2022年起以“舒福德”品牌拓展国内市场渗透率极低的智能床蓝海市场。
值得注意,面对这样一个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机遇,麒盛科技却“拱手”将其在国内市场独家经销权授权给了上海舒福德,然而后者不仅在2023年才成立,且原始股东之一的赵沄峰更缺乏智能床领域的相关从业经验。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末,上海舒福德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而公司对上海舒福德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1.12亿元,其中9716.46万元已发生逾期。
尽管上海舒福德的业绩表现远未达到预期,麒盛科技却仍计划在2025年继续向其供货,且预计销售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6亿元。这意味着,若上海舒福德的经营状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善,麒盛科技因应收账款逾期而计提的减值损失将进一步扩大,进而对其净利润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
自主品牌战略迷局
2022年,麒盛科技确立了以“舒福德”品牌作为其国内市场的主打智能床品牌,根据公司对交易所的2024年问询回复(下称“回复函”),2023年,经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推介,赵沄峰了解到“舒福德”品牌在国内的推广计划,并有意参与投资。2023年7月,赵沄峰与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策划的上海撬心分别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上海舒福德。同年7月,麒盛科技就与舒福德签订《独家经销协议》,上海舒福德拥有“舒福德”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独家经销权,负责品牌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线上线下统筹经营,包括招商、直营等销售渠道的建设等。而麒盛科技则从2023年第四季度起向其供应智能床等系列产品。
然而,在上述一系列看似顺理成章的合作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疑点。
首先,赵沄峰缺乏足够资金参与“舒福德”品牌的国内推广,其参与设立上海舒福德的1500万元系2023年9月向领地家具和朗爵智能分别借款800万元所得,彼时前述两家公司考虑到赵沄峰的还款能力,要求唐国海提供资金保证后方能借款,但实际资金流转路径却是,唐国海控制的瑞海机械借款给前述两家公司各800万元,两家公司随即将款项借款给赵沄峰,由此后者才向上海舒福德出资。
不过,若唐国海本意是支持赵沄峰投资,其可以通过瑞海机械借给赵沄峰即可,无需通过两家非关联公司中转。对于该情况,公司在回复函中未作进一步解释。
其次,回复函显示,赵沄峰过往的工作履历主要集中在财务岗位,未提及其具有智能床领域的相关从业经验。证券之星了解到,在参与设立上海舒福德不到一年后,赵沄峰便在2024年6月将所持全部股权以1500万元价格转让给上海撬心,原因包括上海舒福德经营业绩未达预期,赵沄峰面临还款压力,且其并未实际参与上海舒福德的经营管理,未能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实质性支持。
应收上海舒福账款大规模逾期
回复函中,麒盛科技表示,公司不甘于仅扮演ODM的角色,期望打造自主品牌。那么其为何自身不掌握对“舒福德”品牌的运营和推广,而将如此重要的独家经销权授予一家成立时间不长、关键人员资金能力不足且其缺乏相关经验的公司?
证券之星了解到,原因之一在于,麒盛科技看重上海舒福德股东——上海撬心的专业营销能力,后者曾服务过多家国内品牌。然而,即便拥有上海撬心加持,上海舒福德的业绩依旧未能有效改善,2023年、2024年以及今年1至4月,上海舒福德实现营收分别为2025.81万元、1.44亿元和2874.17万元,各期净利润分别亏损1895.67万元、8083.95万元和3316.63万元。
2023年至2024年,麒盛科技向上海舒福德销售智能床、床垫等产品的总金额分别为2237.31万元和8304.86万元,各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79.57万元和9478.67万元。截至2024年末,上海舒福德的净资产已为-6979.62万元,在此背景下,公司对上海舒福德的应收账款中,逾期金额高达6690.49万元;对上海舒福德2026.35万元的其他应收款也已全部逾期。
对此麒盛科技评估认为,上海舒福德偿付能力较弱,相关应收款项面临损失风险,故对该等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8705.02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6678.67万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2026.35万元。由于上述事项的存在,麒盛科技2024年年报还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也出现24.13%的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麒盛科技与上海舒福德签订的《独家经销合同》显示,乙方(上海舒福德)应在2023年末前销售额达到2亿元,若乙方在2024年3月末前无法完成2亿元销售目标则取消独家经销权。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2024年,麒盛科技仍按照原合作模式向上海舒福德供应产品,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品牌推广需一定市场培育周期,同时姚荣君团队在品牌运营与市场营销领域具备显著专业能力,公司国内品牌推广仍需依托上海舒福德现有渠道资源。
不仅如此,2025年,麒盛科技计划继续与上海舒福德进行交易,其中预计向其销售产品金额进一步扩大至1.6亿元。对此麒盛科技解释称,“舒福德”品牌正处于国内市场开拓的关键阶段,因应收账款问题引发的发货停滞事件,将通过消费者口口相传、社交媒体传播等渠道放大负面影响,削弱潜在客户对品牌的认可,进而阻碍市场渗透与份额提升。公司表示,单方面终止合作可能导致现有国内营销网络中断及前期投入损失,不利于战略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
然而,也需要看到的是,若上海舒福德经营情况在今年仍未得到改善,上海舒福德应收账款逾期计提减值对公司净利润持续产生不利影响。麒盛科技表示,实控人唐国海正在积极筹措资金,计划以借款的形式注资上海舒福德,确保消除前述不利影响,不过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末,上海舒福德净资产为-1.12亿元,公司对上海舒福德的应收账款为1.11亿元,其中9716.46万元出现逾期,截至今年5月末,应收上海舒福德款项回款金额150万元,后者资金偿还压力仍大。(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