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冰与火之间,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真相:当新房开发红利退潮,存量市场的服务能力才是真正的“压舱石”。在这片战场中,拥有24年历史“老牌中介”称号的我爱我家,于2024年实现大幅度的扭亏为盈,持续展现其穿越周期的强大能力,悄然重构着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
拥有“全周期服务生态”的稀缺中介标的
我爱我家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住房经纪服务企业之一。自1998年创建以来,公司历经二十余年的市场考验,已经沉淀为具有广泛国民认知度和深厚影响力的中国房产中介品牌。2017年,公司通过重组借壳上市,并于2018年将公司简称由“昆百大”变更为“我爱我家”,至今仍是A股房产中介领域稀缺标的。
作为中国首批房产经纪上市企业,我爱我家早已跳出传统中介的单一角色,构建起覆盖“交易+资管+衍生服务”的居住服务生态。
首先是经纪业务基本盘,二手房交易、新房分销贡献核心收入,2023年公司经纪业务GTV市占率约为3.1%,新房业务GTV市占率约为0.4%。2024年经纪业务GTV同比增长4.2%至2315亿元,市占率保持稳步提升,其中上海地区市占率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两年提升,在北京和杭州等地区市占率继续在头部保持稳定。
资管业务方面,是由公司旗下“相寓”品牌所运营的住房租赁管理业务,该业务始于集团自2001年从北京开始的“房屋管家”租赁业务,是国内最早提供长租公寓服务的企业之一。现已覆盖北京、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在管房源数量突破30万套,累计服务超过200万业主、500万租客,房屋资产管理总规模近万亿元,是分散式租赁市场双寡头之一,也是支撑公司穿越周期的“现金牛”。
商业租赁服务主要包括2017年重组前公司旗下品牌“昆百大”运营管理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写字楼等商业资产的租赁及服务收入,以及一些金融类业务。“昆百大”是具有高知名度的零售商业品牌,也是云南地区最大的商业资产管理运营公司。
近年来,我爱我家更是通过数字化服务矩阵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公司已依托AI智能推荐、VR找房、RPA流程自动化,实现房源匹配效率提升。2024年,公司的数字化建设效果持续显现,其中APP端MAU达到347万,同比增长10%,小程序端MAU达到213万,同比增长1%,移动端客户占比进一步提升。官网客户录入占比达到43.3%,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2024年,我爱我家线上报盘大幅提升,为经纪业务发展提供了超过510万个线上商机,较2023年大幅增长约142%。
2024大幅扭亏为盈 业绩改善态势显著
202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持续放松加码,央行连续降息降准,并陆续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尤其9月底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之多部门协同施策,在一揽子政策影响下,四季度国内二手房市场出现强劲的复苏态势,公司业务所在核心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成交价格均呈现回升走势。
同时,公司继续严控各项费用开支,推动门店租金、装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运营成本的进一步下降。2023年公司由于品牌升级所投入的各项营销推广费用在 2024年也不再发生,导致本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也有进一步的下降。
加上一季度出售了位于云南昆明地区的新纪元大酒店相关资产,通过本次出售资产,降低了公司有息负债率,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提高公司资产质量,更好地集中资源聚焦主业发展,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此外,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已经在 2024 年上半年全部摊销完毕,其对净利润的负面影响也全部结束。2023 年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部分非经营性或一次性因素,如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政府补贴退回等,在2024年均已大幅减少或不再产生影响。
基于此,我爱我家能够在房价下降、佣金费率下调等复杂严峻外部环境中,实现全核心主业务营收全面增长,净利润大幅扭亏。
公告数据显示,我爱我家经纪业务收入逆势同比增长0.23%至41.03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20.3%;新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89%至11.53亿元;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47%至61.28亿元;商业租赁及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01%至4.42亿元,最终推动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67%至12.54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加上公司除加大研发投入稳固竞争优势使该部分费用增长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缩减22.99%、12.78%、3.7%,实现全面改善,同时优化资产结构,公司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734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8.48亿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25%,季度业绩改善态势显著。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增长潜力仍在 推动业绩持续改善
自中央“房地产止跌回稳”定调下,2024年二手房交易量回升12%,一线城市领跑复苏。近期以来,地方性政策方面仍在不断发力,其中南京自3月31日起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推出“房七条”引导开发企业开展“买新助卖旧”活动;2024年,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通知》,全面放开了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及滨江区的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二手房限购政策、降低了交易税费成本,这是对二手房市场的精准调控,将进一步激活二手房市场,同时有助于打通二手房置换链条,也有利于提振市场预期;天津4月1日起施行住房公积金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北京2025年城市更新重点工程公布500个老旧小区改造及2000户平房退租;常州发布购房新政,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
并且,美国对等关税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出口波动背景下内需重要性升级,稳地产对稳定居民资产负债表意义重大,加上两会提及“稳定楼市股市”,从而稳地产在关税背景下重要性更加明显,这都将为我爱我家未来业绩持续回暖提供强大助力。
其中愈发凸显的存量房时代特征,更是让我爱我家这样的居住服务龙头受益显著。
根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一线城市及部分强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的二手房成交套数分别同比增长13.0%、19.8%、2.1%、60.4%、21.6%和1.6%,国内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整体呈现复苏趋势。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其监测的重点35个城市二手房总成交面积约为2.3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4.5%。
目前看来,首先是新房供给量逐步下降后,存量房交易占住房交易总体比例上升,目前国内存量房交易规模占我国住房交易总规模约40%-50%左右,而海外这一比例普遍在60%-80%以上,这意味着国内存量房交易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在过去10年,国内新房大量进入市场,带动住房保有量稳步提升,随着这些新房逐步进入二手流通环节后,存量房供给的增加也会带动交易量的提升;加上根据最新的交易数据测算,目前国内存量房的流通率约为1%左右(流通率=存量房交易量/存量房总量),而美国的流通率在4%左右,随着高品质次新住宅逐步进入流通领域,中国存量房交易的流通率仍有提升的空间。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仍在持续增长,用户需求愈加多样化,机构化率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公司旗下相寓品牌是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先导者,多年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行业头部地位。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和引入高效的获客渠道,继续优化APP等线上运营阵地,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响应,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截至2024年底,公司相寓在管房源套数达到30.3万套,同比增长11.8%。面对全国老旧小区改造释放千亿电梯更新市场机遇,我爱我家相寓业务与社区服务协同效应将不断凸显。
此外,公司还在持续进行服务链延伸。我爱我家已与业之峰合作“交易+装修”模式,推出六大社区到家服务(打印、磨刀、除虫等),将公司的住房经纪服务业务向下游领域进行延伸与拓展,甚至将触角伸向海外地产市场,有望为公司及经纪人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2024年5月,公司与京东物流旗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就社区服务、产地产业带、商品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智慧物流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这种“毛细血管级”的服务渗透,正在重构居住服务的价值链条。
再加上公司科技赋能也在发挥其长尾效应,其中AI客服正替代30%人工成本,VR带看降低60%线下作业量,数字化投入进入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而与华为鸿蒙生态的合作,也让公司抢占智能家居入口,探索“居住+科技”新场景。
纵观全局,我爱我家这家老牌房企服务商,正在用一场场成果表明,如何才能在居住这个万亿赛道穿越周期,赢得市场认可。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