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见证历史!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创近10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
盘面上,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一度冲高,指南针、同花顺双双续创历史新高。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强瑞技术等20余股涨停。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北方稀土等涨停。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涨0.85%,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96亿,成交额再创年内新高。
沪指十年新高!多个指标见证历史
今日,A股市场高开高走,多个关键指标创下新高见证历史。
第一,沪指创近10年新高,盘中触及3745.94点;第二,深证成指盘中涨超2%,创业板盘中指涨逾3%,均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也创出最近两年新高;第三,北证50指数盘中突破1500点,创历史新高;第四,市场全天成交额突破2.76万亿元,创下年内新高;第五,A股公司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以A股最新价*A股总股本计算),创历史新高,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从今日热点方向看,液冷服务器延续强势,板块中20余股涨超10%。
随着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液冷散热需求进一步爆发。根据公开信息,英伟达GB300系统集成了72颗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全部采用了液冷散热设计。
中金公司指出,在海外算力开支持续增加、算力芯片及液冷方案持续迭代升级下,AIDC液冷板块有望迎来斜率向上的投资机会,国产液冷链有望借此机会切入海外市场。此外,随着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液冷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化传媒方向表现活跃,影视股迎来了久违爆发。
对于影视股,华西证券认为,此前在行业常态化监管环境下,有关部门对价值观导向做出了有力引导,随着不良内容陆续出清,后续方向正在逐渐转向扶持精品、鼓励供给。未来行业规范将更多趋向于呵护、包容,对优质内容生产的支持力度提升,影视行业整体环境有望改善,信心恢复、供给修复在即。
此外,大金融再度走强,船舶制造、消费电子、华为海思、稀土等方向同样涨幅居前,市场普涨格局较为明显。整体而言,在增量资金的加持下市场或仍具冲高惯性,后续可重点留意此前相对低位方向的补涨机会。
多路资金吹响“集结号”
在逐渐显现的赚钱效应下,市场热情被点燃。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外资回流迹象渐显,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开始提速,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数据显示,各路资金正在向权益市场集结。
首先,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据上交所官网披露,7月A股新开户数为196.36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71%,环比增长超19%。截至7月末,今年以来累计新开户数达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值得注意的是,7月“小单”资金净流入环比大增39%,显示出个人投资者对市场的强烈参与意愿。Wind数据显示,7月全市场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减少217亿元,进一步印证了资金向股市迁移的趋势。
其次,外资流入呈现回暖迹象。沪深交易所披露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持仓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2907只个股,持股数量合计1232亿股,持仓市值合计约2.29万亿元。相较2024年末,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871亿元。
海外上市且侧重投资中国市场的ETF也获得资金流入。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近1个月整体ETF净流入规模达1.99亿美元,达到去年全年净流入总和的47%。
第三,权益类公募基金的发行节奏也正在加快。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新成立493只股票型基金,已超过去年全年;发行份额合计为2356.31亿份,接近去年全年,在总基金发行份额中占比35.52%,较去年21.13%的占比大幅提升。
在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的背景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健康”的上涨行情。兴业证券认为,新一轮机构增量资金入市带来的行情或已在途。
A股有望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该券商表示,总体来看,市场目前还达不到看空的条件。一方面,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数据有所改善;市场情绪方面,尽管情绪指标显示局部过热但尚未达到显著全面过热,市场仍然保持进三退二的特点。
华创证券也表示,并不认为市场当下会出现回撤。对于后续潜在回调促发因素:宏观层面观测本轮宽松政策力度;微观层面关注两融开户检查、量化交易监管、IPO减持放开、ETF大额流出,以及关注地缘政治冲突。
具体配置上,后续增量资金入市渠道将成市场再平衡风格主线的关键,华创证券给出两中情况下的配置思路:
①若剩余流动性继续充裕,水牛逻辑进一步加强,居民端资金直接通过ETF、两融入市,小盘成长风格或进一步抬升,两融交易占比超15%是重要标志(当前10%);
②若反内卷带动通胀回归,机构资金有望凸显其价值发现优势。此情景下若居民风偏较低,对应保险产品或为最优替代,大盘价值占优。若快牛延续,则对应公募基金或为最优替代,大盘成长占优。
中信证券则建议,短期依然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游戏等具备较强产业趋势的方向,避免过多高切低交易。中长期视角下,可重点关注供给在内、需求增长在外,已经或有希望具备持续定价能力的行业,如稀土、钴、磷化工、农药、氟化工、光伏逆变器等方向。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