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688322.SH)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受益于AIoT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大增10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1.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这一优异的业绩表现,与当下火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紧密呼应。
作为具身智能与现实物理环境交互的基石,3D视觉感知技术能够为机器人提供精准的三维空间信息,成为机器人迈向自主化、智能化的关键支撑。目前,主流 3D 视觉感知技术包括结构光、ToF(飞行时间法)、Lidar(激光雷达)、工业三维测量等,在精度、成本、场景适应性等方面各有差异。
据了解,目前主流人形机器人视觉感知方案包括结构光、iToF、纯视觉三类。例如,此前首届人形机器人半马的冠、亚军——天工机器人、松延动力N2机器人,均采用“双目结构光”深度相机视觉方案。
现下,3D视觉感知技术正在快速演进,人形机器人视觉方案也呈现多路线融合发展趋势。为了平衡精度、成本以及应对高复杂性的场景处理需求,融合结构光、ToF、激光雷达等多种技术的复合视觉方案逐渐成为行业主流选择。例如,优必选Walker系列机器人分别采用“被动双目/多目+RGBD”等方案;宇树H1机器人采用“激光雷达+双目结构光”方案;小米CyberOne机器人采用“iToF+RGB”方案;青龙机器人采用“iToF+双目结构光”方案;追觅机器人采用“ToF+结构光”方案。
作为国内3D视觉感知行业的领军企业,上市公司奥比中光(688322.SH)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能够提供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3D 视觉感知产品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结构光、iToF、双目、dToF、Lidar 以及工业三维测量六大 3D 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之一。公司自主研发了单目结构光深度相机、双目结构光深度相机、iToF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系列产品,部分先进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天工机器人等多款人形机器人身上。
多年来,奥比中光始终坚持高额研发投入,前瞻性完成全领域技术布局,多路径并行探索,使得公司既能深度参与技术演进方向的制定,又可快速适配差异化场景的视觉解决方案需求,在产业爆发前夜完成核心环节卡位,为公司把握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机遇提供了强力技术支点。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