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AI人才,被硅谷疯抢?

发布时间:

2025-07-31 23:42:13

来源:伯虎财经

最近硅谷的AI人才市场简直疯了!

Meta 为了挖走苹果的庞若鸣,直接甩出超过 2 亿美元的 "总年包"。这是什么概念?不仅碾压苹果CEO 库克的 7460 万美元年薪,甚至快赶上 C 罗的年收入了!

更夸张的是,扎克伯格为了抢人还专门搞了个"招聘派对" 群,亲自盯着挖角进度,连 OpenAI 的研究员都被薅走 10 多个,气得对方高管在内部骂 "感觉被抄家了"。英伟达老板黄仁勋更绝,为了抢两个华人工程师,直接把人家的初创公司买了下来。这哪是抢人,分明是用推土机铲人。

不过,扎克伯格这波疯狂撒钱,本质上是被AI 进度逼到了墙角。

Meta新搞的 "超级智能实验室" 喊出要 "造比人类还聪明的 AI",但自家的大模型实在拿不出手 —— 推理质量跟不上,多模态交互像卡壳的 DVD,连内部测试都被吐槽 "还不如 ChatGPT 流畅"!

投资者已经开始敲桌子了,Meta 股价今年跌了不少,再不搞出点像样的 AI 产品,扎克伯格怕是要被股东们请去喝茶。所以他才下了血本:计划在 AI 基建、研究和人才上砸数千亿美元,挖来的顶尖工程师直接安排在自己办公室旁边,方便随时催进度。

不过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能让Meta 掏出 2 亿的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扒了下履历,那简直是"AI界的爽文男主"。上海交大保送生出身,在普林斯顿拿到博士学位后加入谷歌,一待就是 15 年,参与开发的“一致性授权系统”至今支撑着谷歌的核心服务。2017 年转向语音识别后,他主导的 Tacotron 2 系统成了业界标杆,能生成几乎以假乱真的人类语音。2021 年跳槽苹果后,他从零开始搭建了苹果的大语言模型,本以为能在Siri 上大展拳脚,结果苹果 2025 年的语音系统延期让团队士气跌到谷底,得力助手又跑了,直接加速了他转投 Meta 的决定。

这人最牛的是"六边形战士" 属性 —— 既懂算法又懂算力,写代码能让同行拍大腿,搞科研论文引用量超 4.6 万次。谷歌 AI 主管评价他 "看他的代码像看艺术品",这种既能搞学术又能做产品的全能选手,正是 Meta 现在最缺的。

不过,这场人才争夺战的另一面,却是硅谷的“裁员寒冬”。Meta 今年初刚裁了 5% 的员工(约3600人),主要针对非 AI 部门;微软同期也裁了数千人,理由是 “AI 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种分裂还挺魔幻的:就是,顶尖AI工程师年薪能飙到1000万美元,签约奖金动不动就上亿;普通程序员却发现,自己写的 AI 工具居然成了砸饭碗的石头?

不管咋说,大家都在盯着AI人才!那咱们呢?

你看,在Meta 挖来的 AI 团队里,光华人学者就有9位,其中 8 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北大、上交等中国顶尖高校。

不是我们没人,是留不住人。为啥?

看看硅谷的玩法:顶尖人才能直接参与"造超级 AI" 的核心项目,股票期权跟着公司成长翻番,实验室里随便调用的算力,抵得上国内小公司全年的预算。

说到底,AI 人才争夺战拼的不只是钱,更是野心和生态。扎克伯格敢赌 2 亿在一个人身上,是相信顶尖大脑能撬动千亿级的市场。而我们要补的课,可能比想象中更实在 —— 比如少点短期流量的算计,多点对核心技术的耐心。毕竟,能让人才留下来的,从来不是画饼,而是真的能一起把饼做大。大家觉得呢?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