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的“预制菜”正被资本加速入局,集中度、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发布时间:

2023-12-26 18:13:42

本刊编辑部丨刘增禄 何艳

本刊编辑部丨刘增禄 何艳

据中国连锁餐饮报告,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434亿元,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速20%+。

争议的“预制菜”正被资本加速入局,集中度、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近期,预制菜概念板块频频异动,同花顺概念板块近一个月涨幅在10%左右,个股方面,则诞生了惠发食品、盖世食品等牛股。一级市场上,资本也在加速入局该赛道。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2上半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而据公开报道,2022年预制菜行业融资案例超30次,其中超过千万融资金额的案例占总案例的60%。

资本加速入局

预制菜概念走强

从行业分类上看,预制菜属于食品饮料行业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子产业预加工食品,其通过标准化作业将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品预加工或预烹调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行业的主要代表企业有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和千味央厨等。

对于预制菜之所以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走强的原因,梁振鹏分析称,“首先,疫情的影响使得外卖和线上购菜成为主流,加速了预制菜市场的需求增长; 其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便捷、美味、健康的食品需求不断提高,预制菜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再次,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市场潜力尚未完全挖掘,投资者对此抱有高度期待; 最后,政策支持和资本青睐也为预制菜概念的走强提供了动力。 ”

而就在预制菜大热之际,资本市场上关于马云入局消息甚嚣尘上。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PAU JASON JOHN,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 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马云持股99.9%。

不过,马云前助理陈伟称,马家厨房不做预制菜。 陈伟没有透露马家厨房具体业务,但明确表示“吃是人间大道,不是投资赚大钱的赛道”。 “这可能是为了避免与马云个人形象和投资领域的关联。 这一消息对于预制菜概念的走强影响有限,但也反映了预制菜行业在舆论和市场上的关注度。 ”袁帅表示。

“这一回应在意料之中,因为马云一直以来关注的是大健康、大数据、新零售等新兴产业,而预制菜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与他的投资理念和关注领域并不完全契合。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进一步分析表示。

预制菜包罗万象

集中度、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目前预制菜行业受冷链、渠道和资金限制,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集中度很低,CR10(指业务规模前10名的公司或业务规模前10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称为行业前10总量)为14%,没有一家公司市占率达到5%以上,且销售区域狭窄。而根据日冷公司官网,日本预制菜行业CR5达64.04%,已经诞生多家总体收入规模超300亿元的龙头。最大龙头日冷的单项预制菜收入达96.65亿元,市占率为18.79%。

那么,后续中国预制菜企业应当如何做大做强呢?对此,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本刊表示,“为了做大做强,中国预制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升生产和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信任。”

梁振鹏进一步对本刊表示,“中国预制菜企业要实现做大做强,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其次,通过兼并收购或战略合作,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再次,加强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预制菜行业潜力巨大,龙头具备充分的获益空间。近年来,作为食品消费新业态,预制菜市场规模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据中国连锁餐饮报告,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434亿元,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速20%+。我国预制菜行业渗透率仅为10%-15%,相较于美国、日本的60%以上尚有巨大增长空间,正处于蓝海阶段。

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稳步从12.8%增长到15%,与日本的48%和美国的 54%相比仍有显著差距。机构认为,随着我国餐饮连锁化程度的逐年提升,餐饮工业化是必然趋势,预制菜B端的需求将切实逐年增长。

政策持续加码预制菜

行业统一标准亟待建立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呈现多重政策利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对预制菜行业进行指示,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这是预制菜首次获得一号文件的认可及扶持,机构认为,这将促使产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作为创新产业融合的新业态,预制菜链接一、二、三产业,推动产业振兴、百姓增收的优势也必将得到更大程度发挥。

7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在其中也明确提到要挖掘预制菜市场的潜力等,这是国家层面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又一较大支持力度的政策要求。

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基于当地的发展状况,出台适宜的预制菜产业政策,从冷链建设、企业培养、产业园建设、行业标准设定等多方面扶持预制菜产业建设,推动各地预制菜发展更加完善。

就在政策持续加码的同时,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比如,近期,“预制菜是否应进入校园”的问题,近期已在社会各界激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明确指出,对于“预制菜进校园”的提议,教育部门持审慎态度,认为目前不宜将其推广至学校范围内。对预制菜的广泛关注让餐饮业也意识到了,在提升餐饮产业链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食品的安全和健康,否则消费者不会买单。

“预制菜行业在政策支持和资本加速入局的背景下,正面临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品质的质疑。为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对于舆论质疑和消费者担忧的问题,行业需要积极回应并采取措施解决。未来,具备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可靠、销售渠道广泛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在市场中留存下来。”袁帅对本刊表示。

梁振鹏则称,预制菜当下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大;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预制菜的生产和配送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关注和担忧。“未来能够留存下来的品牌和企业,往往是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可靠、品牌形象良好、市场渠道广泛的企业。”

梁振鹏进一步表示,针对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加强供应链管理,源头把控食材质量;增加产品透明度,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生产、配送过程;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目前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分散,急需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对此,梁振鹏分析称,在行业标准建立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卫生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鼓励企业自检,提高企业的自我约束力;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进行惩戒。

(本文已刊发于12月23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泡财经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