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的“交接”:欧洲科技股、美国周期股和中国股市有上行动力

发布时间:

2024-02-24 09:46:07

文丨杰伊·佩洛斯基 编辑丨李健

风险资产正在步入一个过渡阶段,推动市场上行的动力,正在从美联储降息,转变为经济和盈利上行的驱动上。 

进入周期复苏的迹象:

欧洲和日本股价上行

我们注意到,10年期美国国债(UST)债券的利率为4.32%,回到了11月份的水平,而标准普尔指数从11月份的低点上涨了约20%,所有国家世界指数(ACWI)上涨了17%。2023年当前牛市的第一阶段主要由多重扩张驱动,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过程。如今,我们正处于第二阶段的交接模式,即盈利驱动的市场扩张。

日前,日本报告第四季度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但主要的日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日本股市(EWJ)日前创下52周新高,而日经指数则不断接近新的名义最高点,这是30多年来从未见过的!

欧洲的情况也是如此。欧盟报告2023年GDP增长率为0.1%,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就在欧盟公布GDP疲软报告的同一天,在欧盟第四季度财报疲软之际,交易所交易基金(EFG)也创下了52周新高。我们将欧洲的增长龙头企业命名为“六大科技巨头”(Magnificent6),包括科技、健康和奢侈品企业,都出现了不错的表现。

高盛(GS)也跟我们有同样的观察,他们刚刚发布了一个基于欧盟的国际优质复合增长型股票组合,称之为“GRANOLAS”,该组合显示,自2021年1月以来,这些股票的表现与美国的“七大科技巨头”表现一致。

周期的“交接”:欧洲科技股、美国周期股和中国股市有上行动力

在最能反映周期性复苏的板块中建仓

我们不胜其烦地说,市场是向前看的。从加息到降息,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到周期初期的复苏,这种转变是非常有力的。消除市场对7次降息所暗示的疲软与2024年每股预期收益10%所暗示的稳健增长之间的不一致看法,也是非常积极的。消除这种不一致性只需要最轻微的单日回调,这是市场走强的明显迹象。

研究机构指出,公司的领导层信心不断增强:“在1月份接受调查的138位财富500强首席执行官中,32%的人表示总体经济状况比6个月前要好,高于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18%”。这通常是回购或资本支出的好兆头,甚至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不过,每天公布的美国数据有涨有跌,让人们眼花缭乱: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于预期,推动利率上升,股票下跌一天;零售销售低于预期,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又高于预期。

这种数据波动会导致风险重新定价,尤其是在我们经历了20%的上涨之后,回调和停顿,无论是否由数据产生,都是非常合理的。《蓝筹日报》的数据显示,3%的回调是每个市场的正常特征,事实上,标准普尔指数平均每年大约有7次这样的回调。5%的回调也是每个市场的特点——在过去的100年里,这种回调平均每年大约出现3次。

问题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利用这种回调,在最能反映周期性复苏的板块中增持和建仓,包括科技、运输、住宅建筑、半导体等优势行业。《蓝筹日报》还谈到了市场集中度的问题,强调等权重标准普尔指数和等权重纳斯达克100指数都已突破新的历史最高点。除了美国,我们将关注新兴市场的债务和股票以及大宗商品的机会。

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经济和盈利增长,迄今为止,美国第四季度每股收益比去年同期高出8%,而1月1日的预测为5%。

我们对美联储降息的关注度仍然较低。

我们很乐意用更少的降息来换取更强劲的经济和更稳健的每股收益增长,而且我们相信这正是我们正在得到的。如上所述,投资者对这种交易没有意见,他们推迟了对降息的节奏的预判,并减少了对降息总数的预判——现在是4-5次,而一个月前是6-7次。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指出,在1月份疲软的零售销售报告公布后,5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从一周前的75%降到了45%。预计本轮降息周期的总降息幅度已从2023财年的近170个基点缩减至目前的约100个基点,缩减了约60个基点。

中国股市具备2023年美股上行前的所有条件

我们注意到,即使中国因农历新年休市,中国股市本周的表现也不错。中概互联网指数(KWEB)从2024年2月2日的低点上涨了10%左右,因为美国投资者对节后更积极的政府政策持乐观态度,而对新年庆祝活动的早期解读显示,信心和消费(旅游、餐饮等同比大幅增长)都出现了积极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零售额比去年同期高出约6%,而1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60%,超过200万辆(美国汽车市场每月只有130万辆的销量)。新能源汽车(插电式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0%,中国继续在清洁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具备去年11月美国股市如此引人注目的所有条件:有利的季节性、可怕的情绪、非常低的定位和强大的技术支撑。鉴于中国股市一路向南,而美国股市一路向北,仅均值回归这一点就表明这是一个很好的风险回报机会。

(本文作者系美国TPW投资首席投资官、摩根士丹利前策略师兼董事总经理。文中所涉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