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内工业X射线AI智能检测领先企业——日联科技(688531.SH)发布了两项体现战略布局深远考量的公告,分别为《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及《关于拟购买土地使用权并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告》。
投资建设项目是日联科技在生产制造领域的进一步布局,旨在扩大生产规模和业务范围。而设立子公司可以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进行布局,两者相互配合能够使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布局更加完善。同时,公司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具有协同效应。在上海设立子公司可以利用上海的地区优势和人才优势,而在无锡购买土地使用权并投资建设项目则是基于公司在无锡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两地的布局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开展年产3000台套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
全方位提升产品产能及市场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日联科技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工程机械等)、食品异物和公共安全等检测领域。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例,近年来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产能规模不断扩大,对产品质量与检测智能化的高要求催生了对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巨大需求。
为满足下游高端精密制造业日益增长的射线检测需求,持续为下游客户产品生产质量和工艺优化改进提供检测技术支持,进一步开拓更多工业领域应用场景,提升公司产品产能及市场竞争力,公司拟开展“日联科技年产3000台套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参与竞拍以挂牌方式取得无锡市新吴区44,447.5平方米(约66.74亩)土地使用权,并进行项目一期建设。
根据公告,“日联科技年产3000台套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分两期建设,本次投资为项目一期,规划用地面积约44,447.5平方米(约66.74亩),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拟建厂房6栋,建设周期为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共24个月。项目一期投资金额为7亿元(包含土地出让金)。项目二期将根据一期建设情况、公司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综合判断,存在不确定性,最终投资金额以及项目建设以实际情况为准。
整体来看,受益于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影响,X射线检测设备预计将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沙利文咨询预计到2026年,我国X射线检测设备除医疗健康领域外的其他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为241.4亿元,受益于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上述项目的逐步推进,日联科技也有望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乘上海以科创“点燃”新引擎的东风,立足整体发展规划设立子公司
工业 X 射线检测行业需要具备物理、电子、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上海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专业的实验室,为工业 X 射线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上海是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中心之一,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机械等行业发达,这些行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极高,需要大量的工业 X 射线检测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本地的市场需求为工业 X 射线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上海拥有众多工业 X 射线检测相关企业,企业的聚集带来了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日联科技审时度势,依托上海市人才优势、地区优势,吸引高端研发人员,夯实自主研发能力,基于实际经营情况和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在上海市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本次对外投资可有效利用上海人才优势及地区优势,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公司,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和重点研发项目推进,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
当前,日联科技在核心部件 X 射线源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 X 射线源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保障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平稳发展。在 X 射线源产品设计、关键材料、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技术团队等方面均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产品相关参数及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整机开发方面,公司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突破了多领域 X 射线在线 3D/CT 检测技术,开发出具有应用领域广、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的系列化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在影像软件方面,公司紧跟数字化、智能化检测趋势,通过针对性地对大量被检测产品及产品缺陷特征的机器学习,自主研发出应用于工业 X 射线影像检测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工业 X 射线 AI 智能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率。
正如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所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X射线民族品牌,为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的X射线核心技术产业链。”未来,日联科技将继续在X射线检测领域纵向深耕、在与X射线检测技术有协同作用的其他检测技术领域横向拓展,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