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零食火爆:是噱头还是蓝海

发布时间:

2022-10-10 17:25:17

来源:壹览商业
孕妇零食火爆:是噱头还是蓝海

导读:孕妇零食是一门好生意?

作者丨柳丁是   编辑丨薛向   出品丨壹览商业

字数丨2780   阅读时间丨9分钟

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和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挖掘细分市场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零食行业也不例外,人群细分趋势明显,女性、老人、儿童、婴幼儿。除上述以外,市面上还有一项逐渐走红的零食概念:孕妇零食

提起孕妇零食,市面上有两种旧观念:一是孕妇不该吃零食,吃零食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二是直接让孕妇吃有益胎儿的食品,完全忽略了孕妇十月孕期的诉求。

随着90、95后孕妈逐渐占领母婴市场,她们精致悦己的消费观念推动孕妇零食市场的发展,行业内陆续出现定位孕妇零食的新锐品牌,诸如孕味食足、野娇娇、数味坊、梅朋友、健元堂等。

01

孕妇零食赛道现状

以今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的“孕味食足”为例,官方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专注孕妇膳食领域的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孕妇膳食供应商。旗下产品主要分每日坚果、营养代餐粉、混合麦片和梅子零食四个系列。销售数据在后疫情时代持续领跑孕妇食品消费赛道。

2021年12月9日该品牌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洛克资本。据市面消息披露,该轮融资主要用于品牌提升、产品升级、渠道拓展等方面。除孕味食足以外,孕妇零食赛道暂未传出其他品牌的融资消息,多数新锐品牌都在初期搭建过程,外界盛赞赛道“一片蓝海”。

虽然新锐品牌尚在初期,但背后的市场需求却在不断膨胀,目前市场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艾媒网数据显示,从2020年中国95后妈妈孕期产品消费高频比率数据来看,18.2%的95后孕妈孕期会购买孕期零食,其中孕期零食高频消费人数占孕妈群体的6.1%。

据《母婴消费新“孕”势——2020孕妇人群“精致消费”研究报告》(本文简称研究报告)显示:孕妇、产妇对于孕期营养品和孕妇零食的购买率达到80%以上,其中品质和性价比是孕妇、产妇人群的消费特征。《研究报告》显示,80%的孕妈愿意为产品质量买单,67%的孕妈追求性价比。

市场很有潜力,各大零食品牌已经开始纷纷布局。

早在2019年良品铺子的高端化细分战略中就提到了孕妇零食布局,良品铺子向“零食3.0”时代升级,为孕妇、产妇、儿童、银发族、健身族提供特定的靶向运输,满足不同人群对营养零食的不同需求。目前,良品铺子的儿童零食品牌已经搭建,接下来极有可能专注孕妇、产妇零食赛道。三只松鼠、秋田满满也在部分产品宣传上打上了“孕妇、营养”等字样。

02

孕妇零食的“喜”和“忧”

孕妇零食市场目前很有潜力,但市场大规模发展却有些困难,对于孕妇零食的未来我们现在还很难肯定。

我们从两个方面,四个角度来分析孕妇零食的“喜”与“忧”。

首先,从正面来看孕妇零食的消费人群数量近几年在上涨。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颁布,一些有生育欲望的育龄期妇女会选择怀孕、生子,后续各项有益政策落实刺激生育,我国会迎来一小波生育潮。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孕妈人群规模达到1445万,预计2022年底孕妈人群达到1530万。消费人口基数决定市场规模,就这方面来看,孕妇零食市场很有挖掘潜力。

其次,孕妇、产妇在孕期产期食欲大增和很多忌口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孕妇零食市场。在孕早期由于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大部分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等症状,但随着妊娠反应结束后,体内的基础代谢率增加,孕妇的消化功能相比普通人增强,孕妇时常会出现饿的感觉,这时候孕妇需要及时补充能量。

孕妇十月孕期有很多忌口,例如寒凉性质的食物螃蟹、甲鱼、冰镇食物不能吃,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山楂、狗肉、桂圆、荔枝等具有活血、通经功效,会收缩子宫,引发流产;具有热性调味品芦荟、薏米、马齿苋、花椒、八角、桂皮、五香粉调和的食物要少吃,严重者可能导致流产。

众多忌口之下,选择孕妇零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孕味食足品牌为例,旗下的梅子系列零食主打0香精、0色素、0防腐剂,也非常贴合孕妇早期的口味需求,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孕吐。

需求之下,我们不难看出孕妇零食的多方局限性。

首先,孕妇零食具有时效性,女性一般只有在怀胎十月和坐月子一个月期间需要孕妇零食,相比于儿童零食3-14岁,老人零食55-80岁,孕妇零食的时效性太短,这意味着孕妇零食的市场无法持续扩大,很容易饱和。除此之外,孕妇零食极易被其他产品替代,市场无法持续扩容。

其次,让孕妇、产妇接受孕妇零食并选择孕妇零食是一个相对困难的事情。对于商家来说提出一个概念的下一步就是要让概念占领用户心智,显然目前市面上的孕妇零食没有和普通零食区分开来,没有让孕妇、产妇购买的必要性。市面上的零食类型多样,高蛋白、低卡、低脂、高钙等,大部分孕妇零食都能在普通零食中找到平替。

而且95后孕妈购买营养保健品的积极性远高于购买孕妇零食,根据艾媒网母婴行业数据显示,24.2%95后孕妈会在孕期购买营养保健品,营养摄取是孕妈饮食的核心诉求,对于叶酸、孕期奶粉的购买率超过90%。深层次来看,营养保健品与孕妇零食处于竞争关系,大部分孕妇在选择购入营养保健品后便不会花钱再购买孕妇零食。

总体来看,孕妇零食赛道虽然很有潜力,但因为消费人群的特殊性和时效性,赛道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完全无法和儿童零食、婴幼儿辅食等赛道相媲美。

03

孕妇零食逃不开代加工

孕妇零食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各新锐品牌为了节约成本,不少产品都依赖外包加工。

壹览商业发现,孕味食足品牌产品每日坚果的代工厂是贵州舌尖尖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该工厂生产的每日坚果(孕早期)曾在2018年被检测出霉菌超标;产品孕妇豆浆的代工厂是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该工厂在2019年被镇江市市场建都管理局抽检出生产的百合二氧化硫残留量不达标;产品牛肉粒牛肉干的代工厂是阜阳市尚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2019年因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被罚款叁万元整;产品小米锅巴的代工厂临沂桥然食品有限公司更甚,在2020年12次食品安全问题,委托其代加工的多家天猫旗舰店都存在产品质量指标不达标的问题。

并且孕味食足旗舰店中,不少热销产品都存在消费者反馈不佳的情形,翻翻评论区里面有多位消费者评价孕味食足酸枣糕里面有沙子和很硬的不明物质。

这些代工厂安全问题频出,连普通零食的质量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质量要求更高的孕妇零食。加上孕味食足的产品供应商十分分散,几乎是一个产品一个供应商,加大了品牌的食品安全管控难度,这也是品牌现在一大头疼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行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除了《GB 316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外,并没有关于“孕妇零食、孕妇专用膳食”的规定。

没有标准的行业规定,这也就意味着市面上大多数“孕妇定制、专属”食品基本都是品牌自行决定,究竟能不能达到孕妇零食的标准我们无法得知,但也不排除这些品牌依靠“孕妇专属、定制”来吸睛,提高产品溢价。

当下零食市场早已杀成一片红海,很多传统品牌已经进入瓶颈期,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细分化是未来各大品牌布局的方向,但如果打着细分概念的噱头割韭菜,那这条路真的会越走越窄。

END

大公司

阿里巴巴丨快手丨唯品会丨拼多多丨京东丨抖音丨美团丨滴滴丨苏宁丨小米丨抖音丨B站丨茅台丨商汤科技丨京东健康丨农夫山泉丨海底捞丨格力丨沃尔玛 

品牌观察

花西子丨奈雪的茶丨良品铺子丨乐刻运动丨钟薛高丨北冰洋丨苏宁宜品丨喜茶丨乐乐茶丨鸿星尔克丨杨国福丨不眠海丨瑞幸咖啡丨呷哺呷哺丨锐步丨蓝月亮丨趣小面丨蕉内丨沪上阿姨丨三顿半丨三只松鼠丨公牛丨寺库丨海澜之家丨飞鹤丨野兽派丨认养一头牛丨喜茶丨永璞丨KK集团丨波奇丨江小白丨南孚丨Keep丨红布林丨好时丨王饱饱丨新瑞鹏丨奈雪的茶丨便利蜂丨蕉下丨闲鱼丨雍禾植发丨百丽丨爱回收 | 周黑鸭 | 九阳 | 雅迪 | 蜜雪冰城 | 鸭鸭 |

融资数据

2021年:5月融资丨6月融资丨7月融资丨8月融资丨9月融资丨10月融资丨11月融资丨12月融资

2022年:1月融资丨2月融资丨3月融资 | 4月融资 |5月融资 | 6月融资 | 7月融资 | 8月融资 | 9月融资 |

赛道数据

宠物丨食品丨美妆丨小家电丨消费电子丨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丨消费品牌市值排名丨美瞳丨中式糕点丨茶饮丨咖啡丨实体零售丨咖啡丨仓储会员店丨低度酒 | 咖啡 |

品牌渠道

叮咚买菜丨T11丨fudi丨物美丨直播电商丨五星电器丨家乐福丨国美丨麦德龙丨罗森丨DELIGOGO便利店丨食享会丨小红书丨贝店丨永辉丨快手丨十荟团丨每日优鲜丨天猫丨银泰丨有赞丨知乎丨新华都丨七鲜丨大润发 | 盒马 |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