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茅台酒市场价格的话题再成舆论热点,简单归纳三点原因:一方面是茅台本身的“流量体质”,让相关话题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茅台独一无二的价值引领作用,决定着白酒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天花板”;第三是行业发展压力之下,有关商业模式的争执,最终都回归到有关“信心”的讨论之上。
“流量”源于茅台的“龙头”地位,地位来自市场对茅台价值的认可,价值又决定着市场对茅台长期发展的信心。茅台的“长期主义”,是其坚守价值逻辑,穿越行业周期、引领民族品牌成为全球品牌的核心哲学。1、多元价值积累塑造品牌竞争“壁垒”
茅台的价值是什么?
近期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茅台以4892.08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稳居食品饮料行业第一位。数据背后,是茅台长期在品质、品牌与文化领域积累下来的经济价值与市场地位。
茅台构建了稀缺的品质价值“壁垒”。15.03平方公里核心产区内独特的地理生态,多样且稳定的微生物生态,历代茅台工匠精神汇聚的人文生态,共同成就了茅台酒的风味密码。
茅台依然保持着行业龙头地位与庞大的业绩规模,仅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就实现了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
在高端白酒市场以及收藏领域,茅台酒依然被视为“硬通货”。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指出,茅台在宴请、礼品用酒上依然占据优势。广东、贵州、河南等地经销商反馈,尽管消费场景在变化,但茅台酒依然有大量认可茅台品牌价值,愿意长期购买茅台酒的企业回头客。
深厚的历史积淀塑造了茅台极富家国情怀的文化形象。一直以来,茅台被社会广泛认为是国家整体记忆中的重要载体。在外汇紧张的时代,茅台酒作为少数能持续创汇的工业品,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许多国家重大外交场合,茅台酒同样频繁出现。
当今天的中国以全球化、负责任的大国视野瞄准国际市场,作为民族品牌代表的茅台,携“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走出国门,让中国传统酿造与世界文明“对话”。此时的茅台,已超越商品属性,成为民族自豪感的具象化符号。2、以长期主义让世界认可“中国酿造”
进入2025年,茅台再次强调国际化“三步走”战略,从拓展市场让产品走出去的“出口”,到输出品牌、文化,让企业走出去的“出海”,再到具备国际化的价值创造能力,视野格局、发展理念、标准规则与国际接轨、联通的“国际化”。
对于这样的规划,茅台有清醒的认知,不要一蹴而就,而是坚持长期主义。茅台之所以能历经岁月沉淀,持续引领行业发展,除了对产品高品质的坚守,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长期主义的执着。从打造百年企业的长远视角出发,深度审视并优化企业结构与运行模式。
一方面,茅台积极将ESG理念融入生产经营中,以国际化标准践行高质量的长期主义;另一方面,茅台在各类国际舞台积极分享绿色科技创新与减碳方案,展现出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责任与担当。
近期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茅台有关全链条环境管控与循环经济发展领域的探索,被作为首条案例,出现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和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发布的《破解匮乏困局:亚洲与中东地区的食物与水资源创新实践白皮书》中。
通过一个个像达沃斯这样的国际权威平台,茅台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传播品牌文化,让民族品牌一步步“香飘世界”的同时,还加深了中国酒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茅台海外市场收入取得同比超37%的增长,世界正一步步了解并认可“中国酿造”。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