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周报|上半年上市银行人均月薪3.02万

发布时间:

2025-09-05 17:55:26

来源:WEMONEY研究室

【银行】

1.24家理财公司净利合计超156亿元

9月2日,记者统计发现,共有24家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旗下理财公司的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从净利润表现来看,呈现多数增长、少数下滑的格局,合计实现净利润156.67亿元。在理财余额(管理规模)方面,不同理财公司之间呈现分化态势,多家机构增长超10%,但也有机构呈现理财余额下降。分析人士称,长期来看,理财公司需强化多资产投研能力、产品差异化创新能力、数字化运营效率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精准定位构建核心竞争力。【北京商报】

2.揭秘银行薪酬:上半年银行业人均月薪3.02万,高管降薪成趋势

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披露收官,42家银行、约260万名员工的薪酬数据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人均月薪3.02万元,同比微增1300元。股份行与东部城商行以超4.5万元的月薪稳居第一梯队,国有大行及偏远地区城商行则分列二、三梯队。记者注意到,薪酬数据背后暗藏多重新变化。银行通过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强化县域薪酬配置等方式优化分配结构,薪酬改革已从“控高”走向“提低”与“风险约束”并重的深水区。管理层降薪成为新趋势。【第一财经

3.农业银行登顶A股总市值

继8月上旬农业银行首次问鼎A股流通市值冠军后,9月4日,农行股价强劲攀升,收报7.52元/股,涨5.17%,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天收盘,农行总市值约2.55万亿元,工行总市值约2.49万亿元。年初,这家国有大行与“老大哥”工商银行的市值差距高达逾4500亿元。然而,今年以来农行股价飙升40%,总市值一举超越工行,跃居A股银行股榜首。【每日经济新闻

4.15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信用卡贷款余额减少1961亿元

随着42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制银行的上半年信用卡业绩正式出炉。记者梳理发现,15家上市银行中,多家信用卡业务同步呈现贷款余额收缩、交易额降温的态势,部分银行更面临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双升”的压力。信用卡贷款余额是反映信用卡业务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15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6万亿元,相比年初减少1961.3亿元,下降2.52%。其中,11家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证券日报】

【保险】

1.唯一亏损银行系险企:中银三星人寿半年亏5.4亿元

曾凭借股东优势快速崛起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却也因过度依赖单一渠道而陷入增长瓶颈。作为中国银行旗下重要的保险板块,中银三星人寿近年来虽在保费规模上高歌猛进,盈利表现却始终乏力。今年上半年,中银三星人寿更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亏损高达5.43亿元。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单一公司的经营困境,更是整个银保合作模式的结构性难题。【华夏时报】

2.水滴公司:2025年Q2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58.7%

9月4日,水滴公司(WDH)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58.7%,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营业费用(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收比为38.7%,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WEMONEY研究室】

3.透视险资最新仓位图谱:持仓市值超1.57万亿,私募大基金狂买“中字头”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险资已现身1067只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达926.7亿股,持仓市值规模达1.57万亿元,二季度,有280只个股获得险资加仓,主要集中在银行、硬件设备、通信等行业领域。从整体持仓偏好来看,险资的“稳健属性”凸显。根据Wind行业持仓总市值分类,银行、公用事业Ⅱ、交通运输三大板块受险资青睐,总市值分别为4376亿元、463亿元、415亿元。其中,银行板块以超4000亿元的持仓市值大幅领先,成为险资配置的“压舱石”和“主战场”,公用事业与交通运输则凭借现金流稳定、波动较小的特点,持续获得险资偏好。【蓝鲸新闻】

【消费金融】

1.21家消金公司半年报:总资产合计1.25万亿,净利润首尾差距500倍

截至目前,已经有蚂蚁消金、招联消金、中原消金等21家持牌消金机构公布了详细的上半年业绩。整体来看,各机构上半年业绩回暖明显,绝大多数机构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20家公司总资产合计超过1.247万亿元,净利润近84亿元,15家披露的合计总营收超550亿元,多家机构的净利润增速超过了100%。与此同时,行业分化加剧,座次再次生变,净利润的首尾差距达500倍。下半年在政策利好和新规生效双重因素叠加下,预计行业发展格局将继续分化。【新经济观察团】

2.平安消费金融副总经理(分管风险)高峥因个人原因辞职

日前,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14日收到高峥女士的辞职信函,高峥女士因个人原因正式辞去本公司副总经理(分管风险)职务。据了解,高峥于2022年加入平安消金,2024年3月获批担任副总经理,其任职周期仅1年多。高峥离任后,平安消金目前的高管人员组成包括董事长陈东起、总经理倪荣庆、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陈立洁。【金融虎】

3.京东消费金融迎来3位新任董事

近日,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消金”)迎来重要人事变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正式批复,核准潘朝光、李曙光、董晓东三人担任京东消金董事的任职资格。今年7月初,京东消金在天津经开区举办启幕活动,标志着其正式亮相。同时,京东消金的消费贷和商品贷最高可借额度提升至30万元,年化利率(单利)均不超过24%。【WEMONEY研究室】

【金融科技】

1.财付通小贷半年业绩:净利0.68亿,同比下降56.38%

近日,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中期财务指标。上半年,财付通小贷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56.38%,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截至2025年6月末,财付通小贷总资产153.55亿元,较年初下降5.52%。【WEMONEY研究室】

2.拉卡拉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300773.SZ)最新公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 ,同⽐下降11.1%,主要受银⾏卡收单市场 整体影响 ,⽀付交易总金额同⽐下降9.2%;实现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2.3亿元 ,同比下降45.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净利润为1.5亿元 ,同⽐下降64.7% ,系营业收入下降及运营成本存在一定刚性的影响。【WEMONEY研究室】

3.免密支付乱象调查:有人开通后被扣款上万元

近日,话题“一定要关闭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多名网友反映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后遭遇盗刷,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出现多笔不明扣款,损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免密支付是指用户在进行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其他认证,直接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旨在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但这份“无需验证”的便利,却像一把双刃剑,在简化支付流程的同时,也为信息泄密和财产损失埋下隐患。【海报新闻】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