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中期业绩再验证:慢牛行情里最硬的物流核心资产

发布时间:

2025-09-01 21:26:06

来源:格隆汇

前言部分:

2025年以来,港、A股演绎“慢牛”行情。

截至829日,上证指数今年累计上涨15.1%、深证成指上涨21.91%、创业板上涨34.95%、恒生指数上涨25.1%

在行情主线上,显现出“反内卷+科技创新”双轨驱动的格局,并且这两条主线并不对立,反而是价值投资者长期活跃的互补方向。

其根本逻辑在于,在经济结构深度转型的浪潮下,“反内卷”推动传统行业从规模扩张的同质化竞争转向质量效益的差异化发展,“科技创新”则是打破增长天花板的核心动力。

物流恰好是站在这个双轨交叉点上的典型行业。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同时,6月行业单票价格降幅出现收窄,上市快递龙头的份额环比均有明显提升,行业竞争压力或有缓解迹象。7月国家邮政局推出“反内卷”政策,进一步给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加速行业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物流龙头顺丰控股于近期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自然有了行业风向标的意义。

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468.58亿元,同比增长9.26%;归母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长19.37%,带动归母净利润率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至3.9%

当前,顺丰的盈利模型正在发生质的飞跃,给投资者观察中国物流资产的价值重构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


01

利润引擎换挡,速运物流“量利双升”的价值密码


先来看顺丰这份中期成绩单。

顺丰的业务分为速运物流、供应链及国际两大业务板块,涵盖多个业务条线。

其中,速运物流(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链及医药、同城即时配送)业务长期以来都是支撑顺丰稳健增长的“压舱石”,驱动利润提升的核心引擎。

此次财报,可以清晰看到,速运物流板块已从“规模牵引”升级为“价值驱动”的双引擎模式,实现了件量、收入、利润的三重共振。

首先“量”的提速。

上半年,速运物流业务件量累计达78.5亿票,同比增幅25.7%,跑赢上半年行业平均增速19.3%

顺丰中期业绩再验证:慢牛行情里最硬的物流核心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件量呈现“逐月提速”的强劲态势——1-3月单月业务量同比增幅从15.95%提升至25.36%,进入二季度后增长动能进一步释放,4-6月单月同比增速分别跃升至29.99%31.76%31.77%

再次“质”的抬升。

高溢价的时效件业务,渗透消费与工业领域,并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客群,拉动单票收益。上半年,顺丰在消费品、汽车、工业设备、通信高科技等行业的物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

同时,快运抓住“以旧换新”政策窗口,通过升级产品矩阵拓展中高端市场,延伸服务挖掘新的机会点,并且进一步完善大件物流服务网络巩固领先地位。上半年快运业务实现收入195.7亿元,同比增长11.5%

最后“效”的放大。

多业务协同带来规模效应持续释放,成本曲线加速下探,利润弹性显著高于收入弹性,兑现了“量增价稳、本降利升”的价值闭环。


02

价值锚定,顺丰如何把“规模红海”炼成“价值蓝海”?


站在当下,环视物流行业的竞争,价值之锚正逐渐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快递企业需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由此来看顺丰,其也正从单纯的业务量增长,转向服务质量、效率和综合价值创造,公司的2025年中期业绩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其一,公司业务量增速远超行业,这深刻反映了其“以客户为中心”的差异化产品策略和末端激活经营策略的有效性。

其二,盈利质量持续改善,这背后正是公司精益管理和科技赋能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可以说,当下顺丰通过构建难以复制的综合生态,形成了其坚实的“护城河”。

首先在于其构建的时效飞轮。

对于消费者而言,时效性直接关系到购物体验的满意度,对于企业客户而言,时效性则关系到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控制。

而时效件业务则是顺丰的传统优势领域。2025年上半年,时效快递收入632.3亿元,同比增长6.8%,业务量同比增长18.6%

顺丰通过不断优化物流网络,实现了从揽收到派送的全程时效管理,确保了快递服务的高效率。这种时效性不仅体现在国内业务上,也体现在国际业务上,满足了全球化背景下客户对快速、准时服务的需求。

一方面,顺丰通过构建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物流网络,实现了网络效应的最大化。这种网络效应使得顺丰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覆盖,更高效的资源调配,以及更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

以航空枢纽来看,鄂州货运枢纽正在构建全球领先的“轴辐式空网+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体系,助力产业升级。截至20256月底,公司在鄂州货运枢纽累计开通国内航线59条、国际航线19条。依托鄂州货运枢纽,多家国际头部3C品牌实现仓配极致履约,高端及智能制造品牌建立加工、备件、维修及退换中心等。

另一方面,顺丰还不断拓展多元渠道,深度构建场景生态。如公司加强了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满足了电商客户对时效性的高要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顺丰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客户对其时效性服务的信任和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其时效件业务因其高效、可靠而受到广泛认可。这种品牌影响力使得顺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则在于公司全球化的供应链立体网络,是难以复制的高壁垒。

顺丰依托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打造了安全高效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广泛的全球网络覆盖和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特别是高效的航空货运服务与前瞻的货运枢纽布局,助力其持续提升时效与成本竞争力,公司拥有107架运营全货机和鄂州货运枢纽的轴辐式网络,形成了行业难以复制的高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包括仓储、分拣中心、运输线路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复制

同时顺丰不仅在快递业务上具有优势,还在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布局。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使得顺丰能够提供一站式的综合物流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顺丰还通过收购和合作,不断整合行业内外的资源,扩大其供应链网络。目前,顺丰在国内业务覆盖中国339个地级行政区,覆盖率100%。国际快递、货代及供应链业务覆盖9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小包业务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公司财报

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仍达342.3亿元,同比增长9.7%。更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海外子公司KEX亏损及并购相关利息费用影响后,该分部实际净利润同比大增178%,证明了其国际业务强大的盈利潜力。

财报同时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超过95%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与顺丰合作,并有超过60%500强企业使用顺丰国际服务。显示了其服务大型企业全球化供应链的深度渗透能力。

最后是科技带来的降本增效与高成长预期

顺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在端到端物流全链路深度应用,大幅提升操作岗位效能,支撑业务规模化扩张下的高效运营。

可以看到,顺丰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并非简单的以“机器”替代“人工”,而是透过一场系统性的科技数字工程,释放成长潜能。换言之,每一台设备、每一行代码都在压缩成本、放大体验、沉淀数据,最终让庞大的物理网络越用越“轻”。

以中转环节来看,公司致力于建设高效智能中转网络,通过引入前沿技术与新型设备强化运营效能,部署超高速分拣设备,上半年增投超120套自动化设备及超380AGV无人叉车。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小件中转操作效能提升12.5%,单票中转成本持续下降。

在数智化升级层面,顺丰持续迭代小哥智能机器人,引入新技术,拓展更多服务场景,2025年上半年累计解决350万次提问。同时,基于大语言模型能力,搭建对答交互式小哥管理助手,快速提升小哥专业能力与工作效率。2025年上半年,小件收派效能同比提升13.7%,大件收派效能同比提升19%


03

机构看好,资金加码,三重维度把握顺丰机会


站在当下,从投资视角出发,顺丰控股的机会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来把握:

短期来看,财报验证顺周期业绩改善以及科技降本增效国际业务潜力。

这些被验证的基本面已市场提供了明确的业绩指引有助于增强公司对其业绩和后续增长的信心。对此,民生证券研报观点指出,随着顺周期预期改善,中高端快递市场具备需求回暖机会价值,顺丰控股业绩弹性大。维持"推荐"评级。

中期视角下,顺丰REITs领域的拓展和多赛道布局将重塑其资产价值和盈利模型。

前者来看,通过盘活资产和优化资金循环,顺丰能够提升其资产的流动性和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顺丰成功发行了32.9亿元规模的物流REITs,有效盘活了物流产业园资产。此举不仅提升了资金循环效率,还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通过将物流产业园的资产证券化,顺丰能够将原本沉淀在固定资产中的资金释放出来,用于新的投资项目,实现资产的高效利用和资金的良性循环。

后者来看,通过在快运、冷运、同城配送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布局,顺丰能够实现多元化收入,降低单一业务的风险,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稳定性。这种多元化的布局不仅能够增强顺丰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为其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聚焦长期。

顺丰构建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有望伴随价值的持续深挖,不断释放成本复利、定价复利和现金流复利。

同时,其无人化技术等物流科技领域的领先探索,也将有望把人力曲线变成算法曲线打开整个产业链更大的价值空间,甚至有望重新定义未来物流行业格局。

总的来看,顺丰上半年的业绩,展现了其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成功转变。其核心在于

一方面,其强大的网络底盘和持续的科技投入构筑了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

另一方面,精准的行业化解决方案和国际化能力抓住了中国产业升级和出海的大趋势,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最后,公司健康的现金流和提升的分红比例彰显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此次半年度,公司每股派发0.46元股利,现金分红总额为23.2亿元,分红比例达40%

显然机构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一点纷纷加码布局根据此前二季度公募基金数据,顺丰控股A二季度公募主动基金加仓市值居前。

此外,根据社保基金半年度数据,顺丰控股A股更是最受社保基金“青睐”,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二组合成为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市值达12.67亿元。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等头部机构也在二季度对公司展开增持,而据统计,90天内18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16家为“买入”,增持评级2家,反映了专业投资机构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全文完)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