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又赢了一次

发布时间:

2025-11-26 19:07:57

来源:格隆汇

大家不妨猜一下,截至目前(11月26日),今年A股和港股涨幅最大的行业板块是哪些?

不是全球热点的AI,也不是题材不断的机器人和新能源车。

有色金属,具体来讲是黄金白银和以铜、铝为代表的有色金属。

同花顺行情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A股的有色板块已经累计上涨75%,位居全行业第一。

有意思的是,港股有色板块的涨幅甚至要远远强于A股,其中铜、黄金、铝等行业核心龙头表现是最好的。行业涨幅TOP5全都是有色金属相关。

有色金属,又赢了一次

黄金股就不说了,珠峰黄金、老铺黄金、万国黄金、灵宝黄金等近十倍妖股亮瞎眼。

有色板块中,截至目前,紫金矿业的H股涨了1.23倍,其A股涨0.94倍;洛阳钼业H股涨了2.22倍,其A股涨1.5倍;中国铝业H股涨了1.47倍,其A股涨0.46倍;还有港股上市的全球最大电解铝巨头中国宏桥的年内涨幅是1.79倍,市值达3000亿港元早已超越中铝成为铝业“一哥”。

可以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行情爆发,更多是在港股,而非A股。

而且这个趋势,在未来大概率还会如此。

穿越牛熊的,不只是成长赛道

在风口来临时,科技成长赛道确实很容易妖股漫天飞,但绝大多数基本都是很急的过山车行情。

反观有色行业,除开突发事件刺激外,行业龙头在进入景气周期时多数都会涨得很稳很持久,走势更让人舒服。

而且从长期来看,有色行业龙头的表现并不会比成长赛道龙头差多少。

比如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宏桥等2020年来都有了数倍复权涨幅,并且在近年持续加速攀升。

逻辑很简单,供需格局决定。

从供给端来看,资源类资产经常面临短期问题,尤其是关键金属,优质矿山的发现周期长达10-15年,开采、冶炼环节还受环保政策、地缘政治、技术壁垒等多重限制。

如铜行业,今年的表现之所以能全场最佳,除了金价大涨助攻外,行业本身供给侧就出了很大问题。

2025年,全球金属铜市场就整体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主要原因包括年内出现多个重大铜矿发生矿难遭停产,包括年内非洲第一大铜矿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铜矿、智利最大地下铜矿智利埃尔特尼恩特铜矿等。

还有近年来全球铜矿平均品位明显下降、越发频繁的地缘风险,以及近年来全球铜矿平均品位明显下降导致导致开采成本攀升等问题,都成为了刺激铜价长期上涨的重要因素。

铝行业也是,作为全球用量第二大的金属,原料铝土矿的优质储量集中在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且开采受环保约束与地缘风险影响较大。

而电解铝生产又面临严格的产能管控与能耗约束,全球新增产能释放缓慢(2025年产能增速仅1.8%),从而形成“需求稳增+供给刚性”的长期格局,为铝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需求端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升级,无论是铁、铜、铝、锌等工业制造业的“基石”,还是新能源时代让锂、钴、镍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的核心原料,以及稀土、锗、镓等作为芯片半导体、军工装备的关键元素,都离不开它们。

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科技树的点燃,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在持续井喷。

近几年,有色金属之所大涨,很大原因就是来自全球新能源产业(光伏、储能)、新能源车以及AI算力的大爆发,带动了有色金属的需求井喷。

比如在新能源车产业中,一辆新能源车用铜量约80-100公斤,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电池包中铝用量约30-40公斤,占电池包总重量15%;一辆70kWh三元锂电池车,碳酸锂用量达12-15公斤。

单是中国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600万辆,增速接近4成。

还有光伏、储能、AI算力基建等,都是能对有色金属带来极为巨大而且持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增量。

虽然金属回收产业近年来也快速发展,但依旧改变不了未来供需偏紧的局面。

我让AI简单梳理了多家权威机构信源的数据,基本上,到2030年的铜缺口可能在200万吨-400万吨,甚至更高(高盛预测2030年全球铜缺口达890万吨,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和摩根大通预测约300万吨。)

铝金属相对来说供需格局好一点,但依旧长期处于结构性紧张状态。因为目前中国电解铝产能设“天花板”4500万吨,再生铝虽然在提升,总体增量远不及市场需求形成的增量。

整体来看,至少未来几年,有色产业都将是出于非常确定的景气大周期阶段。

供需紧平衡,就是资源类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底气。

此外,这两年来,美国把越来越多的稀土、有色金属列入关键矿产清单,以及计划对铜、铝关税大幅提高。目的就是想减少进口依赖,重构本土及盟友供应链,助力美国本土能源转型与高端产业发展,说白了其实就是明确看到了随着新能源、电动车、AI大量发展会对有色金属造成巨大增量需求,提前做好产业布局。

加上美国特朗普上任的一系列骚操作,以及美国财政的债务泛滥危机,更加刺激了全球其他国家的去美元化诉求以及强化本国战略资源供应链自主。近几年全球多国开始大量购买黄金,以及加大铜、稀土、锂等工业战略资源储备,就是重要反映。

而无论是来自市场自身的增量,还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增量,都能带来一个较为可预期的信号——有色金属资源在未来会继续量价齐升。

为什么是它们?

在这些有色行业中,每个细分品种都有大量概念股,但真正走出大行情来的,基本都是那些头部巨头。

为什么是这些核心龙头?

逻辑很简单。

在资源型行业,话语权基本都是往上游走,谁越是手中有矿,话语权就越大,就越得到市场高估值认可。

同时,规模化和产业链一体化也是非常关键的竞争力。

在这三个方面,有其中一个优势,就能跻身二线龙头,有其中优势,就是一线,而如果集中了三个方面的优势,那么它一定是长期能穿越牛熊的核心巨头。

金矿、铜矿、锂矿、铝矿等行业,就是最典型代表。

紫金矿业,截至 2024年底,铜资源储量(含探明、控制及推断资源)1.1亿吨,而且不少矿属于高品位,其卡莫阿铜矿品位达2.5%(全球平均仅 0.43%)。

而且公司还是从“上游资源储备-中游采选冶炼-下游延伸至新能源应用”的全链条布局最为完善的巨头,使得其成本控制处于全球行业显著优势水平(24年卡莫阿铜矿综合成本约1.8美元/磅,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5美元/磅)。

洛阳钼业,坐拥刚果(金)TFM、KFM 两大“世界级矿山”,不仅是全球第一大钴生产商、钼铁冶炼及氧化钼焙烧生产规模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而且还是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2024年铜产量达65.02万吨,同比增长55%;

此外还通过并购全球第三大金属贸易平台埃珂森(IXM)打造独特的“矿山+贸易”模式,把产品销往80多国,拥有不小的定价权。

所以全球铜、钴价格大涨,也让洛阳钼业的股价在今年迎来史上最强劲上涨行情。

当然A股市值最大的铝业龙头是中国铝业,表现也不错,但由于企业属性(央企)和业务面铺太大等原因,股价弹性不如民营同行巨头对比之下港股上市的全球最大电解铝巨头中国宏桥,其表现更获得市场认可。从2024年初算起,这家公司股价不到两年一度飙涨到最高7.8倍,截至最新也有5.8倍。

但即使如此,这家公司的最新市盈率也仅10.6倍,动态股息率3.19%,估值依旧不算高。

这得益于该公司作为电解铝行业全球最大规模的龙头,本身是全球在铝行业中“矿—电—冶炼—深加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最强的一家,能实现原料100%自给及电力50%+自给,电解铝吨成本能长期做到比行业均值低15%,具备很强的定价权。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该公司由于通过配售募资115亿港元而引发市场抛售导致股价回撤。不过此次配售和认购热度极高,创下超8倍的超额认购规模,还吸引了包括对冲基金,国际长线基金以及各大主权财富基金等全球多家顶尖机构争相抢筹。

最近,该公司也密集迎来利好刺激,配售事件还被多家国际机构看好,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其评级上调至‘BBB’;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研报将其目标价从30.6港元大幅上调至44.7港元(距离最新有49%空间),并重申为首选股与“增持”评级;还有近日该公司被新纳入了恒生国企指数,进一步打开了被资金关注的途径。

明年的重要主线之一

近期,有色板块受市场整体情绪波动、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等影响开始出现回调,目前仍在调整趋势中。

尤其是上周美联储对近月降息的态度出现剧烈分歧,一度打破降息引发有色板块大回调。

但ETF、公募、融资和当日主力等资金依旧大规模间断流入来看,资金并未有真正离场,主要是笃定有色金属未来行情将继续“量价齐升”的核心逻辑。

市场信心来源除了上述提到的行业面支撑因素,可能也与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会引发大宗商品通胀的预期有关。历史数据表明,贵金属与降息的相关系数接近0.8,工业金属如铜、铝,相关系数约在0.6-0.7,有色金属板块股票的相关系数更是超过0.8。

目前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已经是市场强烈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色板块易涨难跌的行情基调就基本坐实了。

最近也有多家国内外机构研报观点中明确看好有色板块的布局价值,甚至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巨头巴克莱等国际巨头在三季度也在整体有所加仓有色板块。

综合多家券商机构的观点,在具体标的选择上,重点聚焦在具备“资源储备+规模化+产业链一体化”等核心优势的龙头,比如上述提到的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宏桥等有色巨头。

同时,在新能源金属方向,可布局锂、钴资源自给率高,且与下游电池企业绑定紧密的龙头,如赣锋锂业盐湖股份天齐锂业华友钴业等,另外,受益于储能、AI 算力基建需求的铜箔、铝箔企业也值得关注。

基本可以确定,有色金属供需格局变化推动行业龙头业绩持续兑现和估值上升,很可能继续是明年的主要叙事之一。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色板块正在进行高位回撤的估值消化阶段,更合适的上车时机还需要进一步等待确认。

尾声

总的来看,随着新能源、AI、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的急速发展为行业带来持续的巨大增量,有色金属行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周期股”,而是兼具“周期属性”与“成长属性”的核心资产。

如何把握住其中机遇,就看投资者的能力和运气了。(完)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