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质子
编辑/嘉嘉
10月3日,高德地图宣称“扫街榜”上线23天,累计用户数量突破4亿,其增长速度可谓狂飙。
但仔细分析数据发现,高德原本就有8亿用户,所谓的“扫街榜”4亿用户,不过是高德通过内部引流强行转化而来。在十一假期里,很多人都在打开高德APP时收到了扫街榜的广告。
上榜餐厅也引发了大众吐槽:上海扫街榜的第一名居然是一家偏远郊区的兰州牛肉面馆;武汉常德有家牛肉粉上榜,武汉本地人直呼“这店是我吃过最难吃的牛肉粉,没有之一”;以海鲜著称的青岛,竟然有一道小吃“戳子肉”上了榜单,网友直呼“来青岛还是老老实实吃海鲜,别被榜单带沟里”。
另外,这份号称“永不商业化”的榜单,实则在帮助高德加速商业化。有商家表示,高德的商务人员之前一直向其推销付费产品,给平台缴纳998元可以包年“删差评”。

(来源:高德商家聊天截图)
该商家还表示,不给高德交钱就没有别的权益,之前旺铺包年有很多数据可以找,现在小餐馆在高德归烟火小店部门管,很多数据要花钱才能看到。

(来源:高德商家聊天截图)
其实定位导航原本是高德地图的优势,随着高德向本地生活赛道转型,这一优势正在被其他各种新增功能干扰——用户只想要一个能指引自己交通,该怎么走的地图导航APP,但高德却把阿里的各种业务塞了进来,沦为一个“样样有,样样松”的“流量杂货铺”。
归根到底,高德是用户的导航工具,也是阿里集团的战略棋子,高德能否专注做地图,取决于阿里想做什么。高德也是身不由己,毕竟还背负着给阿里赚钱的任务,于是只能从地图转型团购,去利润更丰厚的赛道掘金。
【1】从工具到“杂货铺”
“我已经删除不用高德了,用苹果地图更清爽,受不了主页一堆工具,一排公交酒店火车票,啥玩意,我要用驾车导航都不能排第一,还隐藏,工具还没法编辑,导航非要一堆不用的垃圾占领C位。”
在小红书一篇名为《高德有点过了》的帖子中,一位网名叫“奶茶789”的用户异常愤怒,称高德把很多与地图导航不相关的功能植入了进来,体验感极差。

(来源:小红书)
高德地图真的有那么臃肿?司库财经打开高德地图APP发现,“奶茶789”有些言过其实,在首页C位的十个功能中,驾车、公交地铁、打车、实时公交排名前四位,此后才是订酒店、火车票机票、顺风车、高德扫街榜等。
但高德确实存在功能臃肿问题,司库财经统计发现:在高德地图拥有高德精选、服务、出行、小工具等六大功能,114项具体功能,出行被放置在第四位,需要用户滑屏才能看到。
而旅游、租车、特价酒店、美食、周边游、餐厅订座、新车底价、买新能源汽车、买房租房等非出行功能位于前列。此外出行功能为24项,只占高德总服务项目的21%。
如果说只从功能类别和功能排位来看,高德地图不像是一个地图导航APP,更像是一个集链家、懂车帝、携程、滴滴等于一体的杂货铺。
由此可以看出,地图导航已经不是高德的主业了。作为对比,腾讯地图目前拥有交通出行、车主服务、生活服务、腾讯特色四大类,共73项功能,与出行相关的交通出行、车主服务共计37项,占到腾讯地图总服务项目的51%,远高于高德地图的21%。
可以说,如今高德地图已经从纯粹导航的工具变成一个糅杂各类功能、提供各种入口的超级集合体,腾讯地图还保持着一贯的克制,始终聚焦最核心的地图导航功能。
当功能越来越多,使用体验就会变得越来越臃肿,这势必会影响到产品的口碑。
【2】功能越多用户越不喜欢
在地图上植入这么多功能,用户真的用吗?或者对于用户来说,这些非出行功能真的是必需品吗?
以高德扫街榜为例,该功能号称融合AI技术,主打就是“基于用户真实导航和出行行为”做出的真实排名。
但用户真的愿意为高德地图“扫街榜”买单吗?
一名叫“啊啊啊啊啊小姐”的博主吐槽称:“搜到四川天府新区乐高乐园的时候人直接傻掉,这个项目18年起的,当时还很期待,可是等了好几年愣是没完工,虽然后来有央企接盘重启,但现在明明还在建设中啊!但没想到,在高德上出现了5星评论,居然在一本正经的说很好玩。”
9月23日,司库财经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发现:该乐园综合评分为4.1分,真实行为得分为4.4分。而百度百科显示:该项目于2020年6月8日开工建设,开园时间待定。

(来源:高德地图)
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9月18日,《厦门日报》曾报道:湘菜榜第一名是一家位于集美区的湘菜馆。页面显示近180天有1万回头客导航到店,综合评分4.5分。但记者翻看评论发现,有消费者留言该店已关停。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店确实已经暂停营业。
此后《厦门日报》多次联系该湘菜馆负责人,对方称已于2024年10月份左右暂停营业,
由此看来,高德扫街榜的数据一点都不“真实”。
功能的叠加并未带来用户体验的叠加,反而引发“功能疲劳”。
每次打开APP都要面对眼花缭乱的入口和推广信息,真正需要的导航功能却被淹没在层层页面之下。
抖音用户小C智圈小板凳发表视频表示:自己在高速上用高德导航,在一个陌生路段找转弯路口时,高德突然插播其他餐饮商家的语音广告,声音非常大,导致自己听不清导航播报开过头。
其实不论是B端商户还是C端用户,都不喜欢地图导航系统的臃肿化,大家对地图导航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定位导航功能,让我知道怎么样到目的地更快捷、能够提供几种路线或是交通工具选择,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而用户调研数据也印证了用户对地图导航APP的真实需求。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地图导航APP功能中,中国网民使用最多的前五个功能依次为确定出行路线(34.51%)、行车导航(32.21%)、实时路况查询(31.44%)、公交查询(29.91%)和周边搜索(27.15%)。这些功能无一例外,全部围绕“出行”这一核心场景展开。

(来源:高德地图)
【3】“永不商业化”沦为笑话
用户需求很简单,但为什么高德却与用户需求相背离?反而堆砌了越来越多的功能?
原因很简单,因为地图导航是刚需,是流量的入口。
据数据显示:2025年9月,高德地图的每日活跃用户数(DAU)约2亿,月活跃用户数(MAU)约8.73亿;巨大的用户基数背后,是平台试图将导航流量转化为商业变现的野心——从订酒店、买车票,到租房、订座,高德试图通过这些新增的功能,从用户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随着高德加速商业化变现,B端商家也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
高德扫街榜公开承诺“永不商业化”,但司库财经发现,有门店吐槽称,高德扫街榜发布后,店面评分莫名其妙下降。
9月5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昨天,高德地图商家店铺出现评分大面积掉分。不要惊慌,不是他们技术问题,就是要搞事了。

(来源:小红书)
高德有旺铺和商户通两种主要推广方式。旺铺价格亲民,基础版免费,能完善店铺信息、展示产品,提升店铺可信度;商户通更进阶,费用会高一些但能实现主动营销,比如发布优惠券、促销活动获得专属标识和排名加权,在同类搜索中优先展示,吸引更多顾客。
另外,高德还向商家收取入驻年费,扫街榜推出后,高德为吸引更多商户入驻,承诺向部分商家暂时免收年费。
要知道,9月10日,高德地图承诺,扫街榜对C端用户主打真实,对B端商家承诺永不商业化。
但在与高德云图官方客服沟通时,对方表示:需要签约年费产品商户通,费用为2800元,搭配推广产品有折扣。
由此可见,高德地图早就商业化了,2月20日,阿里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随后的电话会上,阿里高管透露,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
对于B端商家而言,平台承诺的“永不商业化”与现实中的推广套餐形成鲜明对比。评分机制的波动、排名的“加权”选项,都让商家感到被动与不安。
闪电蜂手机数码连锁店就深感不安,称自己店铺在高德地图上被标记为错误的联系方式,这将会导致自己的客户流失到其他公司,而解决的办法必须是付费:
“这算什么,我的高德地图商铺下面插件是别的公司电话,用户想联系我直接就打到人家公司去了,我给高德反馈!人家说他们付费了,除非你也付费就可以去除别人的插件!”
地图导航APP的本质是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高效、精准、可靠。当平台试图成为“全能选手”,反而可能失去用户最基本的信任。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之间如何取舍,已成为高德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
未来,如果高德仍持续“功能泛滥”,而不回归工具本质,用户很可能用脚投票,转向更轻量、更专注的替代产品——无论是苹果地图、腾讯地图,还是下一代AI导航工具,甚至百度地图也有机会收复失地。
为了反击高德,百度地图APP上线“爱去榜”,分为三个榜单,AI去榜中榜、大众点评榜、携程口碑榜,其中大众点评榜是百度与美团合作,携程口碑榜是百度与携程合作,通过引入专业的外部机构来为地图导航用户提供服务。
随着腾讯地图和百度地图发力,在这场关于“简单与复杂”的拉锯战中,最终胜出的,一定是真正理解并尊重用户需求的那一方。
END

投稿合作:Jack
Tel:17316757969
VX:fqf_1020
商业合作:Navy
Tel:15001379985
VX:lv547483820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