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正向主流技术迈进,防起火获TÜV莱茵认可

发布时间:

2025-11-25 19:08:55

来源:同壁财经

  11月24日,在2025全球BC技术创新峰会上,TÜV莱茵向隆基颁发了组件级抗起火风险认可证书,BC组件的高安全性和防火特性获得了权威第三方认可。

​BC正向主流技术迈进,防起火获TÜV莱茵认可

  由此可见,BC技术不仅在效率、性能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而且安全性、可靠性更好。

  “未来,无论是集中式电站还是高端分布式应用场景,BC技术都会有更好的应用,为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研究一院院长童洪波表示,“BC电池是公认最接近单结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的结构,相比TOPCon组件持续保持较大的功率提升。”

  在峰会现场,隆基展出了Hi-MO X10“三防”组件,并与常规组件进行了防积灰对比实验,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驻足观看。

  BC组件安全性获权威认可

  BC技术有着高效率、高可靠的特性,更加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隆基绿能分布式事业群副总裁吕远介绍,BC组件具备“高富帅安”的特性。“高”指科技含量高、转换效率高;“富”意味着相同面积下能多发电,给客户带来更高收益;“帅”体现在正面无栅线,外观简约质感、优雅华贵;“安”则表示该电池安全性强,在阴影遮挡时能有效导出电流,避免因发热带来的安全隐患。

  吕远表示,“安全是BC更重要的一个特点。‘高富帅’是多和少的问题,安全是有和无的问题。隆基愿与产业链一起持续为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产品。”

  为了验证和量化BC组件的高安全和防起火特性,TÜV莱茵特地设计了组件级抗起火风险认可标准和测试规范。在热斑循环测试、抗遮挡等级测试、反向电流过载测试以及户外局部遮挡验证等多项严苛检测下,隆基的组件均以优异表现通过测试,有效防止了光伏组件问世60年来一直被困扰的起火问题,满足客户提出的新质量要求,并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组件级抗起火风险认可证书。

  在峰会现场展示的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是基于隆基HPBC 2.0技术打造,采用防积灰边框设计与特有的类旁路二极管结构,并结合BC结构特点设计的针对不同场景的产品,具备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的“三防”功能。

  防积灰功能:通过防积灰边框的功能,光伏组件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冲刷带走灰尘,从而解决困扰分布式光伏市场多年的积灰现象,不但降低了组件运维清洗成本,还有效阻止了“热斑”现象。对比实证数据表明,具有防积灰功能的组件,平均发电增益达到2.04%,最高增益可达6%。

  防遮挡功能:在分布式场景中,经常遇到电线杆、通风管道等遮挡现象,此时Hi-MO X10“三防”组件在遭遇阴影遮挡时,受阻电流能够自主绕过受阻区域,从其它路径绕道分流,避免形成负载、产生局部高温,不影响整串电池功率输出,组件功率损失相比TOPCon产品减少70%。

  防起火功能:在局部鸟粪、树叶遮挡的情况下,该款组件可大幅降低阴影遮挡下的热斑温度,防止局部过热。经过实验室和实证案例的检测显示,在同样的树叶遮挡情况下,Hi-MO X10“三防”组件的局部温度仅80多摄氏度,而TOPCon组件达到130摄氏度以上。

  BC向主流技术迈进

  在光伏行业的创新过程中,技术突破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德国康斯坦茨ISC联合创始人Radovan Kopecek博士表示,如今,行业正加速向BC技术迭代——凭借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低的衰减率以及更优的可靠性能,BC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作为单结晶硅技术路线的终极答案,BC技术正引领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升级周期。

  童洪波认为,BC当前正在从一个挑战者向主流技术迈进的关键阶段。首先,当下BC已由过去的实验室阶段进入了大规模量产阶段,已不再是小众产品;其次,BC作为平台型技术,可以把各类电池的效率优势、成本优势进行融合,能和TOPCon结合形成TBC,可以和HJT结合形成HBC及杂化的HTBC,还可以和钙钛矿结合形成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所以,BC技术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平台技术,为降本提效提供更好的平台基础。

  目前,得益于BC技术本身的高效率和高功率等优势,BC在很多关键应用场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客户带来了更大的价值。未来,随着无银金属化的推广,BC在成本上还会有比较好的降低空间。因此,通过接下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BC在成本上也会越来越接近当下的平均水平。

  对于未来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里,童洪波认为,BC的关键突破点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成本的加速突破,缩小和TOPCon之间的成本差距,甚至与TOPCon成本持平;其次是应用场景的突破,实现在集中式市场上的突破,给客户带来综合LCOE更好更优的解决方案;最后是建立协同创新的上下游生态链和产品标准,有利于形成大规模量产BC的成熟供应链,形成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供客户参考,最终实现功率、成本以及可靠性三者平衡,并实现量产交付、客户满意。

  未来,BC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的空间。通过行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加速BC技术的成熟,走向主流技术路线行列。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