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亿精密(873223)召开2024年年度报告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说明会:公司将进一步探索新能源等新兴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5-13 22:20:45

来源:同壁财经

5月13日,浙江荣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5月12日通过网络方式召开2024年年度报告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说明会。荣亿精密主要介绍了2024年经营情况、一季度业绩情况、2025 年业务布局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2024 年,公司以扩大销售额为目标,巩固 3C 市场地位,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高附加值领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18%,其中 3C 类精密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 16,221.71 万元,同比增长 4.9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56.29%;汽车类精密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 9,086.06 万元,同比增长 39.7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1.53%, 较上年提升 5.31%。

公司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8,273.69 万元,同比增长 29.96%,连续第 7 个季度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并且创单季营收新高,成长势头良好。营收增长主要受汽车类精密零部件、3C 类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共同驱动,其中,由于汽车类量产项目加速,产能提升,产品销售额增加;3C 类受以旧换新的政策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影响,产品销售额也在增长。

公司 2023 年、2024 年净利润亏损,主要与公司业务转型升级、产能建设、人员扩张等因素有关,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

在业务转型升级方面,公司近年来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除巩固在 3C 行业的既有优势外,也将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作为战略重心,前期投入人员工资、研发投入、市场推广以及海外业务拓展等开支较大。2024 年公司汽车类相关产品陆续实现量产,但相关产能还处于爬坡阶段,尚未完全释放。未来,随着汽车业务产能逐渐释放,公司有望改善盈利状况。

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年产 3 亿件精密零部件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等厂房、设备于 2023 年转固,2024 年折旧等固定成本有所增加,导致综合毛利下降。另外,公司为提高生产效率,2024 年持续引进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团队、模具研发团队,导致研发费用增长。为配合业务扩张,公司员工总数也连续增加,2023 年从 606 人增加至 701 人,2024 年再增加至 763 人,导致职工薪酬支出增加,对利润指标造成影响,但为继续做大业务规模打下基础。

公司 2025 年业务布局主要有核心客户聚焦与行业影响力强化,如注塑、冲压、车削机加工、新能源类产品分别聚焦不同客户;业务领域拓展与多元化布局,探索新兴市场、升级服务模式;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深化,突破关键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公司未来将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客户开发,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目标。

2024 年全球 PC 出货量达 2.55 亿台,同比增长 3.8%。公司 3C 类产品销售收入 16,221.71 万元,同比增长 4.93%,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平均水平,印证了公司在精密零部件领域的供应链协同能力和客户粘性,在 3C 类精密零部件领域内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作为公司近年来的重点发展领域,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关于未来的投入,公司将依据新能源市场的走势和客户拓展情况审慎决策,以确定是否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目前,公司并没有具体的并购计划。鉴于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趋势,未来不排除通过并购补强技术或市场资源。当前重心还是聚焦于现有产能释放和客户订单交付。

未来公司将在保持原有 3C 类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新能源产业优质客户的大力开拓,转化为有效销售订单,从而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业务毛利率水平,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对管理、销售、研发等营业费用的有效控制,进而达到提升公司盈利水平的目的。

在汽车精密零部件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重点生产高压电力传输组件,包括贯穿电池、电机、电控的软硬铜排(如 CCS 铝排、导 电软铜排、三相电引出铜排、BDU/PDU 连接排)、电机导线架及接线模组等核心 部件。同时生产逆变器箱盖、屏蔽罩、高压充电接线座等电控系统精密结构件。 在通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热管理系统(车灯散热器、电驱模组散热组件、热 流道板组件)、雷达摄像头盖、信号传输(LTE 射频天线)及燃油系统(燃油喷 嘴精密零部件、压力传感器金属件)等多元化产品开发能力,形成从新能源高压 系统到传统精密金属件的技术融合型产品矩阵,凸显公司在精密制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客户阵容方面,公司为艾姆勒、安费诺、森萨塔、均胜、怡得乐、中车奇宏、 佛吉亚-海拉、费尼亚德尔福、舜驱、信质、沃德尔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并供应给蔚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主机厂。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持续加大汽车类客户开发力度并推动项目量产落地。2024 年成功拓展巴斯巴、舜驱动力、恒富等新客户。

得益于客户资源的持续扩充,公司汽车类业务收入有较大增长。2024 年汽车类精密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 9,086.06 万元,同比增长 39.70%。

公司继续积极拓展储能领域,为远景能源等客户提供储能柜铜排、电机连接铜排等产品,助力储能设备及新能源基础设施升级。 与此同时,公司将还与远景能源围绕储能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

预计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全面转向 “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呈现市场结构优化、技术迭代加速、全球化竞争深化的格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达 1,650 万辆,渗透率将达 55%。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司将把握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开发新产品结构类型,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提升竞争实力。

2024 年,随着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 3 亿件精密零部件智能工厂”全面投产后,公司对高精度 CNC/NC 数控、冲压、注塑、新能源生产线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优化与升级。公司组建了自动化部门,自主研发设计非标自动化设备,广泛实施机械替代人工,自动化覆盖冲压、CNC、 铆接、焊接等各个生产检测环节,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公司组建了模具部, 拥有进口高端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工精度达到±0.005mm 以内, 实现了模具设计加工的一体化,从而大大提升了定制化模具的生产速度和质量。 公司通过上述战略性布局调整和技术创新,提升了定制化响应速度与规模化交付能力,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专业和可靠的精密零部件解决方案。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以“绿色创新智能高效”为宗旨, 综合运用自动化、大数据、IT、物联网等技术,打造高端紧固件行业离散型智能工厂,实现紧固件行业大规模定制柔性化智能制造新模式,通过引进先进水平的进口设备,实施智能生产排程系统,与升级后的 ERP 系统融合,实现工厂软硬件的有机融合一体化,构建起以快速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研发设计、生产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能耗管理、数据中台管控等紧密协同配合的运营生产管控体系。

公司拟在 3C、汽车领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发展第三增长曲线。与此同时,公司致力于实现服务模式升级,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向“产品+解决方案”转型,例如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散热系统整体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紧固件、连接件、结构件等品类,广泛应用于汽车、3C、储能及通讯设备等行业。其中,年产 3 亿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智能工厂全面投产后,汽车类产品对业绩贡献最为显著, 2024 年该品类销售收入达到 9086 万元,同比增长 39.70%,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31.53%,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此外,3C 领域仍是公司稳定的业务板块,与仁宝、富士康等知名电子制造服务商的长期合作支撑了基本盘。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