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谷子经济”、宠物经济为代表的新消费概念股在A股市场关注度提升。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改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人口规模达2.8亿,年消费规模突破5万亿元。
显然他们的消费行为正在重塑商业逻辑——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意义”。当一枚限量徽章被炒至7.2万元,一只智能猫砂盆年销增长200%,背后不仅是市场规模的膨胀,更是一场关于情感、社交与身份认同的深层变革。
情感经济:为“情绪价值”买单的逻辑重构
具体来看,传统消费主义强调功能与性价比,而Z世代的消费决策则被“情绪价值”主导。这一特征在当下火热的谷子经济和宠物经济中表现突出。
你能想象吗?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吧唧”(通常指动漫或游戏角色的徽章)竟然能被炒出天价。据钛媒体等报道,《排球少年》里西谷夕角色的吧唧,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到了7.2万元一枚,传说中这款吧唧全球限量5枚。
而这就是当下谷子经济的火热。所谓“谷子”即“商品”英文“GOODS”的中文音译,即与泛二次元相关的游戏、动漫、等IP相关的衍生品。根据灼识咨询的《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近年来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已达到近4.6亿人,预计2026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将进一步增长至5.2亿人。
从产业链环节看,IP 开发设计是“谷子经济”产业链的实现基础。具体而言,IP 开发商负责 IP 开发和设计,为 IP 所有者,生产内容涵盖动画、动漫、游戏和小说(ACGN)等,如国外的三丽鸥、Hello Kitty 等 IP,国内的王者荣耀等 IP,并将开发出的 IP 向运营商、中游的周边商品制造商及下游销售渠道商授权,最终将“谷子”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从商业逻辑看,在谷子经济中,一枚《排球少年》角色的徽章溢价数百倍,并非因其材质特殊,而是因为它承载了粉丝对角色的情感投射。泡泡玛特的Labubu玩偶被称作“塑料茅台”,其盲盒机制制造的稀缺性,本质上是通过不确定性触发消费者的收集欲与成就感。同样,宠物经济的爆发也源于情感补偿:1.5亿独居人口与2.16亿老龄群体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甚至愿意为“宠物临终关怀套餐”支付千元高价。
这种消费逻辑的转变,折射出年轻一代对“意义消费”的极致追求。据中国青年报文章显示,62%的95后认为“消费是构建个人叙事的方式”,他们通过购买行为定义自我身份——收藏谷子是二次元圈层的通行证,喂养高端宠粮则是“精致养宠人”的标签。企业若想抓住这群消费者,必须超越产品本身,成为情感符号的制造者。
社交货币:从“晒单”到“圈层认同”的传播裂变
除了情感投射外,消费行为在Z世代眼中,本质是一场社交表演。谷子爱好者热衷在社交媒体“晒谷”,通过展示稀有徽章或手办获得圈内认同;泡泡玛特用户则形成独特的“盲盒社交生态”,开箱视频与交换活动成为维系关系的纽带。这种社交属性不仅增强用户黏性,更催生二级市场的繁荣。
根据闲置交易平台闲鱼发布的数据,目前其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6亿,日均交易额突破10亿元。一年中,有超过1亿人在闲鱼挂出闲置物品,每天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发布。其中,95后、00后用户占比超过一半。而这本质上是一种圈层内的价值再分配。
宠物经济同样深谙此道。小红书“宠物穿搭”笔记超2.3亿篇,宠物烘焙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年轻人通过定制宠物服饰、举办生日宴,将养宠行为转化为社交资本。品牌若能撬动用户的分享欲,便可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实现低成本裂变。
体验至上:从“占有商品”到“掌控生活”的消费升级
除了情感符号是社交货币外,Z世代的消费观还呈现出鲜明的“双轨制”:一面精打细算管理刚需,一面豪掷千金购买体验。在实用消费领域,他们追求供应链透明化与全周期管理,据艺恩报告数据,64%的消费者会追溯商品原材料信息,二手平台交易额同比提升42%;而在非必需消费领域,年轻人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文化旅游业态监测显示,沉浸式剧本游消费群体中18-28岁占比达79%,人均客单价突破1800元。
这种分化表明当消费从“占有物品”转向“掌控体验”,企业的竞争焦点也随之从产品功能转向场景营造。
例如,谷子消费者从单纯购买周边转向参与IP共创——泡泡玛特通过签约设计师、推出联名款,将用户转化为IP生态的共建者。又如潮流盒子X118商场转型二次元主题后,月销量创新高,本质上是通过空间设计将购物转化为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
而新消费的爆发,倒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在谷子经济中,泡泡玛特构建了从IP孵化、设计生产到线下乐园的完整生态,其海外营收增速达375%,东南亚市场贡献近半份额;宠物食品企业则通过海外建厂(如中宠股份的新西兰工厂)规避关税壁垒,同时以“汉服宠物服饰”等文化符号打开欧美市场。
市场规模的广大印证了这种模式的价值。央广网数据显示,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在2024年预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并预计在2029年突破3000亿元。
对于宠物经济,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宠物经济本质是情感经济,它的天花板取决于人与宠物关系的深度。”随着独居人口突破1.5亿、老龄化率升至22%,宠物作为“家庭成员”的角色将进一步强化。预计到2030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其中智能设备、健康管理、情感服务等细分赛道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5%以上。
在此背景下谷子经济的代表泡泡玛特市值来到近三千亿港元;宠物概念股中,乖宝宠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68%。然而,狂欢背后仍需警惕风险:IP开发的周期性(如部分谷子店倒闭)、原材料价格波动、都可能成为增长路上的暗礁。
结语:新消费的终局是“人”的重塑
谷子经济与宠物经济的崛起,本质是一场关于“人”的革命——当年轻一代将消费视为情感寄托、社交资本与价值观表达,商业逻辑必然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意义”。未来,谁能持续输出精神共鸣,谁就能在万亿市场中占据高地。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需关注IP储备与技术创新,更需理解Z世代“为爱发电”的深层动机。毕竟,在情绪定价的时代,最稀缺的从来不是商品,而是人心。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