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位盘整了4个月后,三生国健(688336.SH)迎来大爆发,盘中一度触及20CM涨停。
虽然封板没有成功,但全天成交金额急剧放大至10.6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7.65亿元。
能高位盘整这么久,且在盘整之后市场资金选择向上突破,这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三生国健的逻辑足够硬”。
10月15日,三生制药(01530.HK)在其官微发布了一则“眼科产品601A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的消息。
601A是三生国健自主研发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抗(通用名:贝伐珠单抗眼内注射溶液)用于BRVO(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病变适应症。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科第二大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BRVO常见并发症有黄斑水肿、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其中,黄斑水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视力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发生率为48%-67%。黄斑水肿早期病变就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或长期的黄斑水肿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刺激脉络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同时还会导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导致黄斑水肿。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中更证实了VEGF的浓度与黄斑水肿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抗VEGF治疗成为治疗 BRVO所致黄斑水肿的重要靶点。
目前601A在BRVO中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达到主要终点,研究结果显示601A在治疗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引起的黄斑水肿时,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国际公认的“金标准”疗法--雷珠单抗(商品名:诺适得®)相当。

雷珠单抗由罗氏研发,最早于2006年6月在美国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用于眼科的抗VEGF药物。2011年12月,在国内正式获批。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获批6项适应症,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等。
作为眼科治疗领域中的第一代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曾经是全球眼科药物市场中的重磅药物。2011-2021年,雷珠单抗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基本维持在30多亿美元。
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眼科用药销售额超过140亿元,其中雷珠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排名第二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眼科疾病创新疗法的需求日益迫切。未来,601A有望成为雷珠单抗的替代选择之一。
商业化方面,为进一步聚焦自身免疫病及炎症领域,2023年4月,三生国健将抗肿瘤项目602、609、705、眼科601A项目及丹生医药707项目独家授予给沈阳三生,许可区域为中国大陆地区及美国区域。
上述交易,三生国健获得4.2亿元首付款及及后续权利金(为该款许可产品的净销售额*15%)。
这是市场资金这两天汹涌做多三生系的直接原因。
10月15日、16日,三生国健、三生制药分别累计上涨了19.44%和10.88%,上演了一轮精彩的A/H联动。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